2008年2月29日星期五

德国之声:李大同谈奥运与互联网管制

德国之声:李大同谈奥运与互联网管制

据媒体报道,北京奥组委的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中国正在考虑在08北京奥运会期间解除对部分外国网站的封锁,以方便届时来中国进行报道的外国记者的工作。然而该发言人强调,这只是停留在探讨阶段,政府最终如何决策尚未确定。也就是说,中国有望放宽对互联网领域的新闻管制?

距08北京奥运会还有整整半年时间。中国政府已经在为准备奥运做最后的冲刺。全世界的目光也早已聚焦在中国身上。特别是中国的人权问题以及新闻自由状况尤为引起西方关注。中国在07年初承诺放宽对外国驻华记者的采访限制,保障其出行自由。尽管仍有外国记者抱怨在从事新闻工作中受到监督或是阻挠,但是整体情况有所改善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近日法新社一篇短讯报道,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王惠女士向媒体宣布,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在08北京奥运期间暂时解除对部分外国网站的封锁,其中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网页以及一些人权组织的网站。德国之声的网页也长期遭到封锁。虽然中国各个城市情况不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网友无法登陆德国之声网站浏览信息。王女士不忘补充,解除网页封锁只是政府的一项考虑,并非决策。


由于一些西方记者的建议,以及鉴于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中国政府可以考虑在奥运期间做一些政策上的改变。毕竟届时将有2万余名外国记者前往中国报道奥运这一体育盛事。解除对部分外国网页的封锁,是否意味着中国将放宽在互联网领域的新闻管制,实行部分新闻自由?


中国资深传媒人士,前“冰点”专刊主编李大同认为,假设中国政府在奥运期间解除网页封锁,也并非出于实行新闻自由考虑:“那当然是出于国际形象的考虑,新闻自由目前根本没有可能。其实,他封锁外国的这些标准的新闻机构的网页本身就是非常的愚蠢。即便是在政治功利上考虑也是很愚蠢的。国外这些专业的媒体信息,如果是不关心的人,你封锁有什么用?如果是关心的人,你也封锁不住。比如说我本人可以随意浏览这些网页。这种封锁反而证明了你自己心虚。如果中国政府从奥运开始对外国严肃媒体的网页实行开放,那无疑是一种进步,值得鼓励。”


中国有二亿网民,互联网早已成为中国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解除对部分境外网站的封锁,可以扩宽中国网民的信息来源,是一件让民众受益的事。而李大同认为,“其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中国政府,他的形象会有所改善。如果奥运期间开放的话,奥运之后再封锁也没什么必要。因为你最敏感的时期都过去了,还封锁他干什么?为此还要背上被国际批评的恶名,有什么必要?如果开放了,我认为会就此开放下去。”


李大同同时谈到关于放宽外国驻华记者采访限制的政策在奥运之后也会继续实行,当初定的期限只是“出于面子考虑”。但是关于放宽对互联网的新闻管制,以及解除对境外部分网站的封锁,还有待相关部门的官方证实。在问及放宽对国外网站的封锁,是否会影响对中国国内网站的管制,使得中国国内互联网的新闻环境更宽松一些时,李大同明确表示了他对此的怀疑:“国内网站就不存在封锁的问题了,它可以直接关闭。中国政府历来是内外有别的,对国内网站的控制我到认为,在奥运期间会强化。”




德国之声记者谢菲
 

限制言论自由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符吗?

限制言论自由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符吗?


http://www.deutsche-welle.com/dw/article/0,2144,3148608,00.html




08年北京奥运早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国,中国正紧锣密鼓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筹办此次世界体坛的最大盛会。但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艺术顾问一职这一事件发生后,这一问题更是倍受关注。德国之声英语网记者Nick Amies结合对美、英、德有关人士的采访评论如下。

七年前,当中国申奥成功时,它曾信誓旦旦作出了一系列承诺,如改善自己国家的人权状况,取消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但而今,距奥运会开幕仅还有六个月,中国不但没有履行它的承诺,相反,还加强了对“异端分子”的镇压和对非政府组织的监控,逮捕那些“不合意者”,如流亡人士以及精神病患者。


另外,中国向苏丹政府出售武器和军用设备这一事实,也让一些人权组织和国际的知名人士大为恼火,作为抗议,他们甚至呼吁抵制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


美国智囊团之一、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问题高级研究员约翰•谭慎格(John Tkacik)说:“中国在联合国中一直试图让人相信,向苏丹派遣多国维和部队的可能性无论如何都是微乎其微的,没有人能够保护达尔富尔的民众远离阿拉伯民兵组织简加韦德(Janjaweed)的屠杀,尽管这一骇人行径仍在进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这一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会引人争议和让人不满的原因。”


现在,本是一个给中国施加压力让它改正错误的好时机,但是据报道,欧洲的一些国家 ----- 如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等 ­­­­------ 已警告他们国家的运动员,不许在参赛期间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并且已经在考虑如何堵住这些参赛者的嘴,不让他们在任何敏感问题上发表反华言论。


这些国家的奥组委宣称要遵守《奥林匹克宪章》第 51条,因为该条款明文规定:所有奥运比赛地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与政治,宗教和种族宣传有关的示威;但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则指望他们的运动员去抗议,只要他们愿意的话,运动员甚至可以借国家之名为维护人权进行抗争。


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的米夏埃尔 •西尔普(Michael Schirp)告诉德国之声记者,“我们认为,我们国家的运动员都是有责任感的人,他们有表达自己态度和意见的自由。在每次奥运会为德国队起草的运动员协议中,都会包含参照奥林匹克宪章第51条规定而制定的条款。至于他们是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完全在他们自己了”。


“如果感到不满,运动员就应该说出来,”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延斯•达姆(Jens Damm)博士补充道,“如果这种不满总是被压抑的话,问题依旧是问题,而这仅仅是一种顺从。当然,北京方面对此会高兴。北京方面也许还不会将各抒己见的外国运动员驱逐出境,尽管它可能逮捕一些奥运会期间出现的中国‘异端分子’。”


英国奥委会发言人米里亚姆•威尔肯斯 (Miriam Wilkens)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未打算去限制运动员的言论自由。”但英国属于少数考虑限制运动员言论自由的国家这一事实,也引发了人们对奥运会角色的一系列思考,如奥运会是否会成为了一个进行政治交易的大卖场,或者是一个推行绥靖政策的地方,在这里,商业和政治影响力使得整个人类的团结精神黯然失色。


许多国家为追求对华贸易的增长而继续维持与中国的战略关系,正如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上个月访华时宣布,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可能会给英国带来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而这一切,都使得北京奥运会成了一个有关言论自由的测试。什么可说,什么不可说,这些对言论的限制也许只有在签署了能盈利的商业合同之后,才会考虑要不要废除。


所有的这些都表明,那些对北京奥运的抵制及抗议的声音将日渐减弱,直至悄无声息。北京奥运将会如期举行;所有号召要改革的各国领导人将会感受到中国的热情好客;他们的运动员将规规矩矩地参加奥运会而不招惹是非;然后,所有人都会带着自己的奖牌和满脸的笑容回去。


如果全世界再次忽视中国的人权问题的话,那奥运会之后,留下的只是一点错失良机的“美好回忆”,对自由压制的加强和日渐消亡的异己之声。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转载或引用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Nick Amies
 

被遗忘的领土——北海道



被遗忘的领土——北海道




日本是否侵占了中国领土北海道




     北海道是在很晚近的时候才被日本占领的,那为什么古代中国的领土包括库叶岛而不包括北海道呢?




     真实情况是北海道和库叶岛都属于中国领土,日本海本是中国内海,非常有必要对北海道正确归属问题展开调查。




     北海道可划入中国联邦制管理。




     附录:北海道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 北海道汉朝时属于辽东诸郡管辖,唐朝时属于安东都护府管辖,明朝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北海道土著虾夷人曾在东晋南朝时向中国政府朝贡,并接受南朝的册封。北魏曾一度派人前往北海道和库叶岛索要鲸油。 北海道,南北宽420公里,东西长540公里。面积7.8万平方公里。 西临日本海,南濒太平洋,东北滨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轻海峡与本州毗邻,北隔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同萨哈林岛(库页岛)相望,为扼控两峡的战略要地.




     敦煌文献中明确记载着北海道原著民虾夷人内附唐朝的事实。 中国领土虾夷岛(北海道)在明朝衰落时被日本趁机强行吞并。 冲绳也曾是中国的附属国啊,北海道是在明朝末年,随着朝廷势力衰微,日本才开始侵占北海道的.当时日本当局只控制着京都附近很小的地方,现在日本领土上居住的居民大部分都不是大和族,很类似中国的春秋时代.尽管天皇自称历史久远,但实际上"日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领土狭小,势力薄弱的松散国家,直到列强占领,消灭了很多原有势力和它们实际建立的国家,当时的日本才借机实现了集权,并开始大量侵占别国领土,灭亡其他民族,形成了现在的日本.




   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大部分领土都是人家的,特别是中国的,连天皇都是中国人后代. 完全有必要对日本侵占中国领土虾夷岛(北海道)一事展开全面调查,中国在领土问题上不能只是防守,也要展开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看到今天北海道的命运,突然想到,可能百十年以后,有人说台湾、库叶岛等地是中国领土的时候,也会有人跳出来大骂..... 日本领土扩张:从千岛南四岛到琉球




     日俄千岛群岛之争




  当时日本所占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半部。这两地归属的历史,说来话长,简单地归纳如下。




  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下田条约》,将目前争执的焦点千岛南四岛,即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划归日本。千岛群岛其余的部分,则归俄国。1875年,俄日签定《圣彼得堡条约》,日本以当时所占的库页岛南半部分,换取俄国当时占有的千岛群岛部分。至此,日本占有了千岛群岛全部。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根据结束战争的《朴次茅斯和约》,日本重新占有了库页岛南半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苏军占领了包括南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根据1951年美国导演、排除北京和台北而制定的《旧金山和约》明文规定:日本放弃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一切权利。




  1949年开始,日本不断表示不服从雅尔达密约,要求收复库页岛南半部以及整个千岛群岛。过去五十年中,日本花样百出,令人目眩。1951年,日本承认千岛包括南四岛,一年后又反悔,通过国会议案,将齿舞、色丹列入“固有领土”,但继续承认千岛范围包含择捉、国后。




  东京目前坚持千岛南四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也是心虚之论。日本武装分子首次踏足现在的北海道,不早于1443年,即大明英宗正统八年,当时日本尚在足利氏幕府统治之下,向明廷称臣纳贡。事实上,日本人踏足千岛群岛,哪怕只是南四岛,不早于1754年(大清高宗乾隆十九年)。整个十八世纪,北海道地区只是日本的边陲。




  当地日本居民人数有限,农业也极为落后,经济来源靠的是和土著虾夷人贸易。换言之,当时连北海道地区是否日本领土也成疑问,更谈不到千岛南四岛。




  日本人大举移民北海道、旁及库页岛和千岛南四岛,则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由此可见,说千岛南四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有如说琉球、朝鲜半岛、台湾、澎湖是日本“领土”,同样是二战翻案运动的成分。所以日本对千岛南四岛的领土要求,正是翻案运动的第一波攻势。 美国避免使用“冲绳”




  琉球自大明洪武初年起一直是奉中原正朔的独立王国,地处海上贸易要道,经济上远比日本富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利用炮舰政策叩开日本国门的同时曾“造访”琉球,琉球与其交往全用汉文进行,使用的是中国咸丰年号。甲午战争之前15年,日本利用满清的积弱和颟顸霸占琉球。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处心积虑,将不属本土的琉球选为拼死抵抗美军的战场,琉球列岛总人口因之损失三分之一,同时琉球的独立文化传统因战火和日本的刻意破坏而丧失殆尽。




  美国在战后长期有将琉球据为己有的意图,在当地禁用日本昭和年号,并提倡一种与日文颇有出入的书面语言,直到60年代后期,美国还在各种正式文件中避免使用“冲绳”这一日本称呼。可是为了离间日美关系,北京政府却不放过任何一个场合宣扬“冲绳”属于日本。同时美国在越南陷入泥潭,终于被迫将“冲绳”“私相授受”,送还日本。




  综观日本过去50年对重占千岛南四岛的努力,有不变和变的两个方面。不变的是二战翻案的战略目标,时时改变的则是战术伎俩,并看美国态度,随时改变谈判的论据和短期目标。日本还经常大胆创新,提出令人啼笑皆非、逻辑矛盾的论据。例如日本称日俄之间边界早经1855和1875年的两项条约确定,不必更动。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日本为何在1905年乘日俄战争胜利之机,利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导演的《朴次茅斯和约》推翻1875年旧约?




  日本最奇怪的一项战术,是利用《开罗宣言》为所谓“收复北方领土”效劳。原来,中、美、英三国在1943年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不得保留以暴力与贪婪获得的领土。日本于是竟以《开罗宣言》保卫者面目出现,坚持日本占有千岛群岛非因贪婪暴力云云。千岛南四岛暂且不论,琉球群岛却是典型的日本“以暴力与贪婪获得的领土”,日本何能得以重占保留?      最近十年,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现实发生剧变。日本利用俄罗斯经济困难,不断企图迫使俄国让步。俄国领导人自耶尔辛到普京,都备受日本压力。近十年来日本饱受泡沫经济恶果和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经济一直萎靡不振,可是在军备方面却咄咄逼人,保持总额军费世界第二、人均军费世界第一的状态。




  对日本的二战翻案运动,普京等俄国领导人自然抱有很大的戒心。眼见在欧洲,美国借北约东扩,对俄国形成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同时东亚的“日美联防”,也只有扩大加强而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西方媒介甚至报道,“日美联防”防区扩大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俄国崩溃的情况下,重施日本于1918至1925年间乘俄国大革命之机趁火打劫,出兵占据西伯利亚和库页岛北半部的故伎。这一历史,俄国决不会忘记。人们完全可以相信,俄国不会在目前东亚和平紧急存亡之秋,向日本让出千岛南四岛。因此这次圣彼得堡会谈,据日方官员说:“双方没有直接提及领土课题”,完全是意料中事。










日俄领土争端冒出第三者 土著要建自治区


 2005-11-16 07:55:11 来源: 潇湘晨报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20日正式访问日本。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预计将成为他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商谈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在此背景下,主要居住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土著居民阿伊努人14日提出,北方四岛既不属日本也不属于俄罗斯,而属于阿伊努人。




  要建北方四岛自治区




  主要居住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的土著居民阿伊努人和一些民权组织14日向日本外务省和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递交一份联合声明,说日本和俄罗斯都无权宣布对北方四岛拥有主权,因为这些岛屿属于阿伊努人。




  声明说,在日本和俄罗斯就北方四岛归属问题进行谈判时,必须要考虑阿伊努人的看法。阿伊努人还要求日俄两国政府承认他们拥有在北方四岛建立一个自治区的权利,并允许他们在这些岛屿和日本之间自由往来。




  日本外务省一名官员说:“我们将把这一要求报告给外相,但我们不能只给予阿伊努人特殊待遇。”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20日正式访问日本,预计将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商谈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北方四岛指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这四个岛屿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二战结束至今一直在俄罗斯的管辖之下。日俄在四岛的归属问题上互不让步,致使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和平条约迄今未能签署。




  土著人在日本受歧视




  近日,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特别报告员杜杜·迪耶内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在日本国内阿伊努人如今受到歧视,他建议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通过国家立法明确反对种族歧视现象。迪耶内认为,数百年来,阿伊努人在就业、婚姻等方面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种状况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




  阿伊努人在14日的声明中称,从远古时代起北方四岛就是阿伊努人的居住地。




  科学家们也认为,几千年前阿伊努人占据整个日本,但到17世纪他们被赶至日本最北端。二战后,千岛群岛划归前苏联,几乎所有阿伊努人都自动迁至北海道。作为日本土著居民的阿伊努人目前有25000人左右。从人种学和语言学的角度看,阿伊努人不仅不同于日本人,而且与远东其他民族也有很大区别。综合新华社电




  小泉称四岛不影响日俄关系




  据新华社电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访问日本前,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并不能阻碍日俄之间的贸易和政治关系。




  小泉在接受一家俄罗斯国有电视台采访时说,日本希望和俄罗斯签署一个和平条约来解决北方四岛归属问题。“我认为签署一个和平条约来解决这个领土问题很有必要,”小泉在13日播出的采访中说。




  当被问及解决北方四岛的问题是否为签署和平条约的先决条件时,小泉说:“我不这样认为,即使领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双边关系也是有可能的。”






Ainu人很明显是白种人:




大清的领土——黑龙江以北、远东滨海地区、库页岛、千岛群岛、北海道,全部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是这样被俄国和倭国瓜分了,可惜不可惜:

2008年2月27日星期三

哥德堡号中的瑞典共产党

http://club.dayoo.com/read.dy?b=lhzq&t=11560




哥德堡号3月9日到达南非的第二站伊丽莎白港后,从瑞典起就随哥德堡号走过了中国航程一半的老工程师比亚尔·阿兰德和水手长丽莎·霍德·艾佛·赛格斯达便下船回瑞典休假去了。比亚尔和丽莎都是哥德堡号上的重量级人物———比亚尔不仅是建造哥德堡号的功臣、难得的帆船通,且由于他乐于助人,深受哥德堡号“居民”的爱戴;丽莎则是惟一的女水手长,聪明能干,热情漂亮,是这条明星船上的明星。因此,少了比亚尔和丽莎的哥德堡号似乎冷清了许多。实际上,丽莎是比亚尔的徒弟,他们的师徒之情已持续了10多年。我们两个中国记者去年10月初上船时,一开始就是随着丽莎领导的一班人工作的。平时比亚尔经常给我们一些指导和关照,我们有了什么技术上的疑惑也会直接去问比亚尔。几个月下来,比亚尔已经成了我们在哥德堡号上最好的朋友。  工作中的比亚尔。比亚尔是瑞典知名的航海家,早年加入了瑞典共产党,参加过工人运动,中年以后,投身自己热 比亚尔和女弟子丽莎。丽莎年轻漂亮,但却是一批水手的头儿。她聪明干练、热情豪爽,同时不失优雅,是哥德堡号上一道时尚的风景。   瑞典老共产党员   比亚尔虽从未到过中国,但对中国充满了友好感情。他是一位瑞典老共产党员,参加过瑞典的工人运动,后来又投入了自己热爱的航海事业,曾赢得过12次帆船赛冠军。   第一次接触到比亚尔是启航后他来教我们爬绳梯。   一个正式的帆船船员一天爬个三四次绳梯去收帆和放帆是正常的,但一轮到我们去尝试,就发现在摇摆不定的船上攀着松软的绳梯向上爬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还没爬几步,不小心望到了四下里的大海,顿时紧张得全身都几乎僵住了。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在我们头顶响起:“别担心,我的朋友,只要系好安全带,你比站在甲板上还安全。”抬头一望,比亚尔正在冲我们微笑着点头。他的安慰和鼓励非常管用,待我们接近桅杆上的小平台时,比亚尔向下伸出了一条粗壮的胳膊接我们上去。这让我一时间颇感疑惑:看上去50多岁的人怎么生出了青年人的胳膊?好在比亚尔的胳膊和他的话语一样可靠,借助他的胳膊,我们终于完成了这次历史性的攀登。   事后为了给我们打气,比亚尔逢人就讲:这两个中国船员一定会成为好水手的,因为他们要在船上生活了10个月,比其他人都长久。   素昧平生的一位异国老水手竟对我们如此友好,他的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才得知,他对我们的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中国的友好,尽管在他几十年的航海生涯中,他还从未到过中国。   比亚尔1947年出生在瑞典一个航海世家,父亲是船长,母亲是牙医助理。比亚尔还有两个兄弟,一位也做了船长,另一位是帆船建造工程师。18岁那年,按瑞典法律,比亚尔和同龄的小伙子们开始服兵役。他对我形容说,当时他接触到的军官们都很“反动”,因此军旅生涯对他来说是段很不愉快的经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瑞典劳资矛盾非常尖锐,国际工人运动也风起云涌。退役后的比亚尔加入了瑞典共产党,成为工运的活跃分子。他经常和同志们组织针对资本家和政府的游行示威,力图改善工人的境遇。   回想起这样一段青春岁月,比亚尔总是感到非常自豪。   那时,他读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充满了向往。   比亚尔进入中年后,瑞典的劳动保障日趋完善,整个社会也已形成了高税收、高福利的体制,于是比亚尔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热爱的航海事业。27岁那年,比亚尔取得了担任中小型帆船船长的资格,此后,好胜的他经常带着船员们参加欧洲各地举行的帆船赛,其中有许多是国际性的赛事。几十年来,他和他的船员们已经获得了12次冠军,这为比亚尔在瑞典航海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比亚尔最近赢得的、也是最大的一次赛事冠军是两年前的一次国际帆船拉力赛,几十艘帆船从比利时出发前往挪威和丹麦,结果比亚尔的帆船囊括了两站的冠军。有意思的是,哥德堡号的第一任船长冈那尔也参加了那次比赛,但屈居比亚尔之后。可惜比亚尔没有担任哥德堡号这样的大帆船船长的证书,否则,他会成为船长的有力竞争者。   时尚女水手长   丽莎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但却是一群水手的头儿。她14岁开始跟随比亚尔学习航海,享誉北欧航海圈。她聪明干练、热情豪爽,但留给同船人员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逢年过节时的一身晚礼服。   由于比亚尔名声很大,许多瑞典的帆船发烧友投奔到他的门下学习航海。   1991年,一个14岁的小女孩投奔到比亚尔门下,她就是丽莎,当时她是作为一个中学生利用假期来学航海的。   比亚尔发现,丽莎非常聪明,也非常好学,虽然年纪小,但掌握各种帆船航海的技能比一些成年人都快,便认定丽莎是个可造之才,总给她更多锻炼的机会,因此丽莎二十出头就开始担任水手长。尽管瑞典爱好航海的人很多,但像丽莎这样年轻漂亮的水手长仍不多见,因此丽莎的名头响遍了整个北欧航海圈。   丽莎的成长历程和她对航海的热爱在瑞典颇具典型性。瑞典的许多家庭都有私人游艇,许多年轻夫妇刚生了孩子,就把婴儿放在游艇里一起去航海了,因此大部分瑞典孩子一岁前就接受了抗晕船训练。丽莎的父母也酷爱航海,丽莎更是学龄前就敢玩父母专门为她购置的儿童小帆船了。   小时候,丽莎和父母的航行范围仅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附近海域,拜在比亚尔门下以后,她的“足迹”开始扩展到欧美许多国家。从1992年起,比亚尔就参加了新哥德堡号的设计和建造,专职负责桅杆和横桁制作。   2004年,瑞典东亚贸易公司开始招聘高级船员,比亚尔向公司推荐了丽莎,当时丽莎正在一所大学里攻读护士专业,预计2005年毕业,恰逢哥德堡号启航之时,便欣喜地接受了这份水手长兼护士的工作。   丽莎在哥德堡号上享有非常好的口碑。她聪明、干练,加之航海经验丰富,手下的见习船员对她心服口服。   去年12月17日,哥德堡号行至赤道附近时突遇暴风雨,丽莎作为值班水手长,在船长冈那尔和比亚尔的指挥下,带领值班船员及时将所有的风帆收起,迅速排除了随之发生的一起险情。   闲暇时分,丽莎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放摇滚乐,由于她和我们住斜对门,所以几个月来她放的摇滚我们也都耳熟能详。船靠岸时,丽莎经常啸聚十来个男女船员上岸喝啤酒,常有男船员喝醉了,丽莎却越喝越精神。逢年过节,丽莎会脱下油渍斑斑的工装,穿上优雅的晚礼服,致使全船的男士都有惊艳的感觉。   尽管丽莎已经年近三十,但仍待字闺中,甚至据她自己说连正式的男朋友都没有,她要找一个什么样的恋人呢?丽莎说,他首先要热爱航海,要不然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上海再相聚   比亚尔和丽莎都非常向往中国,4个月后他们就可以实现梦想了。届时,他们将在上海会合,见证300年后哥德堡号重返中国的重要时刻。   比亚尔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16个小时。哪里最忙,哪里就有比亚尔的身影。哥德堡号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大量的绳头和帆布片,它们大都是被年轻船员丢弃在甲板又被比亚尔收集起来的。哥德堡号是一板一眼地依照300年前的原型船打造的,帆布来自英国,麻绳的原料来自东欧。比亚尔深知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因此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注意收集这些可以第二次利用的物品。比亚尔的行为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看来富裕和节俭一点都不矛盾。   比亚尔非常喜欢摄影和摄像,他用小摄像机拍的短片常常会拿来给大家观赏,有了好的照片他总是愿意和我们两个中国记者交流。第一次给我们看他的照片之前,他给我们打了预防针:“有人说我专门爱拍穿泳装的姑娘,当然,这是事实。”实际上,看到他拍的照片涵盖了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颇有专业水准。有时候我们拍到了他的工作照,也会主动拿给他看,他经常看一眼便皱起眉头说:“噢,真是个丑男人。”我连忙安慰他:“哪里,全船的男人就属你帅。”他听了以后很受用。   丽莎对我们的关心更加具体,因为她本人就是船上的兼职护士。去年10月,哥德堡号启航不久,老沈身体不舒服,有一天半夜,在我陪同下跑到甲板上伏在船舷护栏上呕吐,被值班的丽莎听到了。黑暗中,她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询问是怎么回事,尽管我们回答没什么大事,仍没能阻止她取来晕船药塞给老沈。以后聊天时,她经常询问我们的身体状况,搞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这一次,比亚尔要回瑞典休假3个月,然后在雅加达重回哥德堡号,参与这艘大帆船到达中国前的最后一段航程;丽莎则会随第一任船长冈那尔在上海接船,然后启程回国。去中国是他们师徒都非常向往的,尤其是比亚尔,他说,他已经为去中国寻找了10年的机会,这次是他梦想成真的时刻。 爱的航海事业。比亚尔虽未到过中国,但对中国充满了友好感情。

美国为何没有强大的工人政党

http://club.dayoo.com/read.dy?b=news&i=23231&t=23231









2008-02-02 星岛特稿/美国为何没有强大的工人政党



 英国《卫报》日前发表文章称,虽然在过去的大约100年中,人们进行了多次尝试,打算在美国成立一个永久性的工党,但从来没有取得任何成功,在成立一个主流的社会党方面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功。一直以来只有许多冒牌的工党和社会党。



  很久以前,曾出现过工党的两个化身,一个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工党,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工人党。社会主义工人党曾在一战结束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出过两名国会议员。



  离现在更近一点,1996年由几个大工会成立的劳工党,可以说是在成立工人阶级政党方面所作的一次主要尝试。虽然它由几个大工会成立,但仍然很小。有人说劳工党是失败的,因为它不愿提出地方候选人参加竞选,而这是使该党成为一支主要政治力量所必需的。工党之所以不愿这样做是因为这意味着对民主党发起挑战。   在劳工党周围是无数极左翼宗派性组织,如进步劳工党、美国社会党和美国社会主义劳工党。但它们都不能发起全国性的挑战。也就是说,在2008年的国会和总统选举中,工人和工会没有一个可供他们投票支持的工党、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   五大原因导致“难产”   在美国缺少工人阶级政党的原因多种多样,而按惯例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第一,美国人的职业道德标准是所谓的“美国梦”,是在“这块充满机遇的土地”上通过个人的艰苦努力拥有自己的住房和汽车等东西,它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是新自由主义而非福利国家主义。   第二,自美国建国后来到这里的大量移民导致工人之间存在种族和宗教上的差异。   第三,在猖狂的反共产主义思潮下,工会成员被诋毁成“藏在床下的赤色分子”。   第四,美国以帝国主义形式存在的民族主义和“我们天下第一”的想法,转移了人们对本国阶级差别的关注。   最后,雇主异常强大的势力导致了针对左翼政治积极分子的迫害和暴力活动。   这让美国工人和工会陷入了一种类似于第22条军规的困境。从历史上看,由于没有代表工人利益的工党,于是有人试图创立一个,但这些努力相继失败,许多人就把民主党看成代表工人利益的政党。但是对民主党的失望让许多人又开始考虑需要成立一个工党,而这似乎又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利用民主党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就这样周而复始。   主流大党均难信任   但是在每个选举年,选择谁代表工人利益的问题又变得更加尖锐和紧迫。随后,无尽的讨论就集中在投票支持哪个现有的政党上。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大多数工会都支持民主党。在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和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等进步和改革时期,这种倾向得到了加强。然而,也有一些工会支持共和党。里根就是一名工会成员,而且他1981年解散的机场塔台专业指挥人员组织(这是一个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工会),1980年时还曾支持他参选总统,而目前货车司机工会在某些问题上也支持布什。   今天,许多美国工人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支持新自由主义主张,两党难分彼此,也许在它们拉选票时会强调彼此之间的区别,但真正上台后就半斤八两了。最近的民主党总统(如卡特和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很令工会失望。两位总统都没有完成在劳资关系和劳动法方面的改革。   出于这些原因,在克林顿完成两届任期后,2000年人们对绿党候选人拉尔夫?纳德的支持增多,这似乎预示着真正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到来。当然,后来人们把布什上台归咎于纳德,而目前在民主党人可能赢得2008年大选的情况下,任何进步的独立候选人的声音就微弱得多了。   主要的民主党参选人都支持《雇员自由选择法案》,而且有的还明确呼吁禁止永久性取代罢工工人。但工人和工会不能依靠这些竞选期间的承诺。   这无疑又让工人和工会需要成立自己的政党,而完全相同的第22条军规式的困境又回来了。   名词解释:何谓“第22条军规”   《第22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长篇讽刺小说。书中的这条“军规”涉及空军的一个不可思议的规定:如某人乐意继续执行危险的战斗任务,应视为精神不正常;但如果他正式请求免除这种任务,提出要求这一行动本身就证明他精神正常,因此无权要求免除任务。“第22条军规”后来用以指无论人们怎么做都行不通的限制性条款。

2008年2月23日星期六

一个根据意识形态需要随意剪裁拼接历史的典范作品——大国崛起

http://bbs.ycwb.com/printthread.php?threadid=104533


金羊社区 (http://bbs.ycwb.com/index.php)
- 珠江论坛 (http://bbs.ycwb.com/forumdisplay.php?forumid=5)
-- 一个根据意识形态需要随意剪裁拼接历史的典范作品——大国崛起[转贴] (http://bbs.ycwb.com/showthread.php?threadid=104533)


由 树仔欣㊣ 在 2007-01-11 20:45 发表:

一个根据意识形态需要随意剪裁拼接历史的典范作品——大国崛起[转贴]

一个根据意识形态需要随意剪裁拼接历史的典范作品——大国崛起

邋遢道人

前一段看了强坛上对电视片《大国崛起》的评论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东西。注意了一下,看到一、两集,感觉有点《河殇》的味道。搜索到解说词整个看了一遍,才体会到这个集子完全是预先设定一个主题和看法,然后任意剪裁、拼接历史事实的“意识形态拼盘”。
前些天到母校与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同学闲聊。这个同学也属于愤青一类,罗列了不少“新史料”论证毛泽东是历史罪人,蒋介石才是中国的救星。言辞之激烈,让贫 道目瞪口呆。最后他还教育贫道:说话要有出处。贫道与他多年不见,不好多插嘴,只苦笑说:“其实说出点事实并不难,也不说明什么。关键在于能够把事实之间 关系组合得不矛盾,符合逻辑才行”。于是想到这个电视片。大国崛起严格来讲列举的历史事实也都是“真”的,但这些事实是经过编剧精心挑选出来的,经过现在 流行的艺术化“包装”,掩盖了历史本来面目。猛一看似乎有道理,把各种事实一对比却是漏洞百出,非常粗俗不堪。
于是把这12集电视片分9次评论了一下。现在稍微整理一下,整个贴出来。所有评论同这个电视片一样(为了弱化意识形态标志而不与当代中国事务联系),贫道也不将其他国家历史变革与中国现代相联系。贫道与编剧唯一的不同的是角度和学术态度。

伊比利亚半岛海盗们的故事

关于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为什么急切要找到亚洲的海路,电视片可能真的告诉了很多人一个他们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就是欧洲人喜欢吃熏肉,吃熏肉要用香料,于是香 料成了“生活必需品”。而这种香料产自印度和东南亚。由于地处东西方交易通道中心的穆斯林们垄断了东西方贸易,西欧人觉得自己受到了阿拉伯人的“盘剥”。 与穆斯林打了几百年(十字军东征)没什么结果,于是急切希望找到一条新的贸易通道。(其实,市场经济并不因为中间商的存在就一定使分销商和零售商无利可 图。只要这个时期欧洲能生产阿拉伯人或者亚洲人需要的东西,或者品质量好而且价格低,中间商一样无法用非经济手段来操纵价格)
事实虽然如此,但怎么写就讲究了。既然想从经济因素论述大国崛起的根本,就应该把重点放在东西方直接发生贸易的性质,交换方式和内容说个清楚,这样才能说清楚这个“贸易”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
但是,编剧提到香料显然是个幌子,是为了引导观众以为是“经济因素”,也就是“贸易立国”使西班牙和葡萄牙实现了崛起。因为编剧把三分之二的笔墨落在了航 海发生的过程,艰苦程度和“冒险精神”上。用煽情的语言来讴歌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和西班牙人发现美洲的壮举。甚至用美国人登上月球来比喻。说“它照亮的却是 人类文明的进程!”而对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发现了美洲和印度后香料贸易是怎样运营的事实,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只有“葡萄牙垄断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 线。在16世纪初的前五年中,葡萄牙的香料交易量从22万英镑迅速上升到230万英镑,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第一强国”几句话。一个航路的发现,贸易量几年 就增加10倍多!一个为了创造公平的商业贸易条件,伊比利亚的冒险家们通过千辛万苦的地理大发现,使世界贸易数量大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
让贫道最早对本片产生怀疑的是编剧描述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后的一句话:“只要再努一把力,葡萄牙人就能到达梦寐以求的东方。商路即将打通,意味着财富的香 料贸易很快就要掌握在葡萄牙的手中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葡萄牙遭遇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刚刚统一的邻国西班牙。”接着编剧描绘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 艰苦过程。贫道知道,西班牙并没有把精力放在绕过好望角上,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当时就猜想也许编剧要告诉一些自己不清楚的重大事情。大约应该使西班牙发 现美洲影响了葡萄牙人在亚洲的财路。但一直看到最后,也没有说西班牙人对葡萄牙人有什么妨碍。
其实,葡萄牙人在亚洲遇见问题根本不是西班牙人的问题,甚至不是穆斯林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在于当时的欧洲根本无法与亚洲形成真正的贸易——欧洲人无法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商品。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写了葡萄牙人的问题:“ 达?伽马在卡利库特……葡萄牙的贸易货物多半为零碎小物件和羊毛织物,不适合印度市场。事 实上,葡萄牙人完全低估了印度文明的水平和高级程度。这从达?伽马奉献给卡利库特统治者的礼物的品种——羊毛织物、帽子、成串的珊瑚珠子、脸盆以及罐装的 油和蜂蜜——上可清楚地看出来;这类礼物肯定不会给人以好印象。因此,达?伽马与卡利库特通商之所以有困难,不仅因为当他阿拉伯商人的敌视,更重要的是, 还因为葡萄牙(和整个欧洲)当时生产不出什么能使东方诸民族感兴趣的东西。欧洲制造品通常比东方产品质量差、价格高。达?伽马的一位同伴说:‘我们没 能……使这些货物按我们希望的价格出售……因为在葡萄牙能卖得300里尔的一件很漂亮的衬衫,在这里仅值……30里尔,而30里尔在这国家是一笔巨款 ’”。
《全球通史》很精彩的记载了葡萄牙人是怎样完成了“贸易”的:“……航行中发现几条从麦加返航的无武装船只。他捕获了这些船只,并且,用他的一个葡萄牙同 伴的话来说:‘在搬空船上的货物之后,禁止一切人将船上的任何摩尔人带出来,然后下令把船烧了。’还有一个同时代的葡萄牙人宣称: ‘诚然,对所有在海上航行的人来说,确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权利;在欧洲,我们还承认其他人有反对我们的权利,但是,这一权利不得超出欧洲范围,因此,葡萄牙 人作为海洋的主人,没收任何未经许可使航行于海上的人的货物,是完全有道理的。’”
也就是说,地理大发现并没有在解决西欧与亚洲商品贸易的根本问题——市场交换。因为欧洲的制成品的品种不仅没有什么新奇的品种,而且同样产品还质量差,价 格高,缺少竞争力。同时,欧洲又不产什么原材料。商品没有互补性,欧洲产品又严重缺乏竞争力,因此即使有地理大发现,一样不会形成大批量的贸易。但是,为 什么贸易量会在几年内成倍增加呢?电视片自然不会说——虽然他们零星提到西班牙人在美洲的屠杀和掠夺。而斯塔夫理阿诺斯知道的很清楚。他说:
“为什么只有大约20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大得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亚洲诸国家呢?葡萄牙人运气极好,能利用不久就开始从 美洲大陆源源而来的巨大的金银供给。大批大批的金银来自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的金库,也来自墨西哥和秘鲁的银矿;它们来得恰是时候,使葡萄牙有足够资金 与东方通商。如果没有这笔天佑的横财,葡萄牙人本会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因为他们既没有自然资源,也没有令东方诸民族感兴趣的制成品。正如达?伽马所发现 的,葡萄牙制造的衬衫的价格等于印度衬衫价格的10倍这一事实表明,葡萄牙人原本很难找到可用以交换他们所需要的香料的东西。这种东西由美洲的银矿提供 了。因此,有人评论说:‘哥伦布的航海是对达?伽马的航海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绕好望角长距离航行时,船只常失事,代价高昂,而且,葡萄牙人由于没有任何商品可用来交换有利可图的海外货物,就用船装运美洲大陆的金银去收购香料;因 而,他们出售香料的价格得高到足以支付往海外和朝国内航行的费用。结果,葡萄牙人进口的香料在西欧比起由陆路从中东购进的香料,常便宜不了多少。”
这才是其中的奥秘!而电视片不仅不去指出美洲的金银与亚洲的香料的联系,还竟然声称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对达-加玛发现亚洲的“威胁”。似乎在故意将其间血肉依存关系给割断,甚至想办法避免观众去猜测美洲发现与亚洲航路发现之间的关系。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真让人恶心!
片中开头部分除了用“利润丰厚的香料贸易,先是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接着,商路又被突然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欧洲急于摆脱困境……”这样不真实的文 字叙述地理大发现的原因,还大量描绘了西班牙人与穆斯林统治者的战争,似乎是凶残的,野蛮的穆斯林焕发了欧洲人用冒险精神开辟一个真正市场环境的国际贸易 关系。历史并不是这样,斯塔夫理阿诺斯在书中说:“阿拉伯人是爱好和平、品行端正的居民。他们在经济上为自己所定居的地区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服务;只要受到 当地统治者的公正对待,他们就不企图夺取政治权力。因此,随着每个外侨社团都能享有习俗、宗教和贸易方面的自由,大部分地区呈现着一派互相容忍的景象。” 他记述了当时的一个旅游者的话:“安全感和公正原则已稳固地确立,因此,商人们把许多货物从沿海各国运到那里;他们不会想到有必要检查帐目或照管货物,便 卸下货,毫不犹豫地送货利市场和集市上去。……每艘船,无论它来自哪里或将开往何方,入港时都会得到和其他船一样的待遇,不会遇到任何须忍受的麻烦。”
但是,葡萄牙人并不是一群“商人”,他们除了对穆斯林商人进行海盗掠夺,用抢劫来的金银进行“贸易”外,还“要求作为‘海洋主人’的贸易垄断权……被看作 是无法容忍的野蛮人和狂妄之徒”。“这一帝国的缔造者是杰出的阿方索?德?亚伯奎,他从1509至1515年……攻占了索科特拉岛和霍尔木兹岛……企图占 领卡利库特,但失败了,遂攻取位于马拉巴尔海岸中部的果阿城……攻克马六甲,控制了与远东通商的必经之地马六甲海峡。两年后,即1513年,第一艘抵达中 国口岸……先同中国政府闹纠纷……获得了在广州下游的澳门设立货栈和居留地的权利”。
突厥人早在11世纪前就从好战的游牧民族在中亚和西亚定居并已经演变为一个农业民族。在这个时期,他们既不可能用掠夺或者殖民方式对付印度的统治者——蒙 古人,也无法用更强的武力对付源源不断涌来的十字军。精明的阿拉伯商人的经商活动主要是按照市场规则完成的,商业活动主要以和平方式完成的。
中世纪的欧洲生产力、技术、文化比阿拉伯人还落后,更不要说与东方相比了。这时的欧洲是欧亚大陆最落后、野蛮的地区。只能这样看待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最早的“崛起”:
穷则思变。由于熟悉海洋和有在非洲西海岸进行海盗式掠夺的传统,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偶然发现了到亚洲的航路并发现了美洲。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最关键的因素 是,这个时期欧洲人将火药和指南针技术充分地用到了军事上,因此他们对非洲、美洲等地居民有“非对称”的军事优势。利用这些,他们通过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 屠杀活动,建立了这样一个三角贸易:抢劫美洲金银——运到亚洲换取商品——运到欧洲贩卖。这种非经济的、海盗式的“商业活动”使这两个国家获取了巨大的财 富,从而成为这个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贫道把西班牙葡萄牙人创造的经济活动模式称为“强盗-殖民经济”。而这种“生产力模式”,确实是这个时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这才是历史真实。
贫道觉得编剧有时候引述史料很有些顾头不顾腚的样子。片中引述了这样的资料:“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编剧显然不愿意解 释为什么仅仅过了一个世纪,东方的中国竟然拥有世界金银的60%以上。西班牙人的金子银子怎么长了腿,大部分跑到中国了?因为这样一解释,血腥的三角贸易 就露馅了。

红毛鬼的故事

比较起来,编剧在说葡萄牙和西班牙时还稍微漏出点血腥味,第二集说到荷兰的崛起时,我们就只能闻郁金香的甜美了。编剧简直是在描写一群白皮肤、红头发的、 蜜蜂般勤劳的天使是如何创造天堂的:“艺术大师弗美尔笔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兰清晨。温暖的色调、正常的生活秩序,构造出平静、祥和的氛围。主人公身上洋 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只有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才能塑造出如此健康的体型。这种专注、平和的表情,只会出现在那些没有对饥饿的恐惧,不用时刻担心流离失 所,在富足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的人们的脸上。 直到今天,荷兰人的日子依然像这位厨娘一样富足和安逸,荷兰这个商业帝国所开创的商业规则,仍然在影响着世界。 ”
荷兰人的发达过程简直就是个神话:“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荷兰渔民的一把小刀,将一种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资源,转化为荷兰独占的资本。”一把小刀崛起了一个国家,没有比这更可笑的神话了。
鳕鱼确实在16、17世纪的欧洲有重要地位。欧洲地域狭窄、人口密集,生产落后。“每年部分时间里有许多人过着近于忍饥挨饿的生活”(斯塔夫理阿诺斯)。 1496年,也就是哥伦布第二次西航返回的那一年,英国亨利七世派遣约翰?卡伯特朝北大西洋方向航行,他发现了盛产鳕鱼的纽芬兰(北美),自此饥饿的欧洲 终于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食物热量来源。这时,欧洲人不会用盐腌制鱼,只会晒干后熏制。这样的加工方式不仅要依靠昂贵的香料,而且加工工序多还慢。荷兰渔 民发明了用盐腌制鳕鱼并储藏的办法。于是荷兰用盐腌制的鳕鱼行销整个欧洲。就这么简单,与一把刀子的故事毫无关系!
因为首先,大量捕获鳕鱼只能在鳕鱼主要洄游产卵地——纽芬兰被发现后。也就是16世纪后,这与14世纪荷兰某渔村威廉姆?伯克尔斯宗先生的那把刀子显然很 难有关系。其次,法国渔民晒干并熏制鳕鱼也用刀子,究竟是一刀把肠子刨出来还是两刀,甚至切成片都不是关键,关键只有一点——是不是会用盐!
事实都是真的,只要把两个没有关系的事实掐头去尾的联系起来,就是假的了——编剧显然谙熟其中奥秘,
荷兰人第二个崛起的原因被描写为:“就像发明一刀就能取出鲱鱼肠子的方法来打败对手一样,荷兰人打败英格兰是从设计一种造价更加低廉的船只开始的。” 凭着这种造价便宜的船,他们“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以至于“荷兰船队的数量比英格兰、法国和苏格兰海上商船的总和还要大。荷兰的商船大概有1800 艘,它们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的每一个角落。”荷兰人似乎只凭借“海上运输业”的垄断地位,就赢得了一个大国地位。
编剧没说瞎话。荷兰人的造船技术确实适应当时的海运需要。在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进行“三角贸易”,创造了巨大的海运需求时期,荷兰开始确实凭借造船技术,造船速度以及船运发了财。这是一种国际分工。就像一些人以抢劫为生,另一些人以帮助强盗运赃物为生一样。
在以强盗-殖民经济成为“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经济时期,荷兰人的海运并不可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有实力的大国。一个脱离了“主渠道”的国家不会有太大作为。荷兰人的船更多的是用来做下面的事情:
斯塔夫理阿诺斯是这样描绘荷兰人在17世纪初的经济成就的:“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修筑了一系列使他们得以控制形胜要地的城堡……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 走……将葡萄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英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 点……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1612年在曼哈顿岛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城……经过10 年打打停停的战斗,荷兰人控制了从巴伊亚一直到亚马孙河的巴西海岸……1652年在南非好望角开拓的一小块殖民地”。中国人最早在台湾认识的这些红毛鬼, 一点也不可爱,一点不像天使。
荷兰在最辉煌的时期,不仅亲自在东南亚用殖民方式进行“产品开发”,而且几乎控制了世界最主要的香料贸易,并在非洲、东亚以及南、北美洲都建立了自己的地盘。这才是荷兰强大和富裕的基础。仅仅凭给强盗运赃物,不可能发大财的。
荷兰第三个强大的原因被描写为最早建立了金融体系,包括股票市场和现代银行。荷兰人最早建立了可交易的股票和银行确实是事实。关键在于让让受众搞清楚这些 发行股票的公司与现代公司在什么地方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些集资方式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它对荷兰的“崛起”甚至对后来的英国的“崛起”有什么作用。显然, 大国崛起的历史学家们并不对这些感兴趣。他们只要描述“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就可以 了。因为只用这几句话,没见过世面的中国观众就可以尽情赞叹荷兰人的聪明才智,羞辱自己祖宗的愚蠢了。
不能说编剧的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荷兰人之所以能以一个贫困、人口稀少而且不独立的国家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对抗,并一时成为世界霸主,关键就在于荷兰人创造了“现代金融体制”。
不过,如果你真的将这个时期的“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强盗-殖民经济与股份制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联系一下,会发现荷兰人确实创造了最适合强盗-殖民经济的资本结构模式。
不同技术条件下,即使作为以对外侵略、镇压和奴役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奠定活动的基础也是不一样的。
在冷兵器时期,罗马军队与日尔曼人、高卢人的武器差不太远。军事动员能力和训练成为取胜的关键。因此,动员士兵、士兵和组织士兵是成败的关键。
对于拥有火枪和坚船利炮欧洲人对付手持冷兵器黑人、印地安人时,成败已经不在于能组织多大的军队,而在于筹资能力。因为资金规模的大小决定船队的大小和数 量,火器的水平,以及忍受失败的能力(现代财务叫“不可预见费用”)。而这个时期并不存在能支付巨大海外冒险开支的主体,即使是皇室也不行(这个时期皇帝 的财务规模很小,筹资能力并不强)。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冒险是皇室投资,利润80%以上归皇室。但很快就有了合作经济,也就是每次海外冒险活动都是 筹资完成的。出资人可以是任何人。包括皇室、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不过一直到16世纪末,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一次一清算的。也就是大家凑钱做一笔海 外抢劫生意或者黑奴贸易,完了把赚 的钱扣除佣金、按股分红。下次再抢,下次再集。(英国公司的认购资本较荷兰公司小得多,而且只能定期地得到,因为英国商业股东仅供资金给单独的航行。每次 航行之后,他们就分配资本和利润,结束他们的帐户——斯塔夫里阿诺斯)。这样的筹资方式限制了海外冒险的规模和能力。
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东印度公司是个长期续存的经济形态。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买卖,有增加了风险规避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包括 外国人都可以买这里的股票。以至于从女仆到小贩,从渔民到铁匠,从贵族到平民,从将军到士兵,从皇室到商人,几乎欧洲大陆除了农奴以外的每个人都能在这场 对全世界的抢劫和奴役中获取好处(在16到17世纪将近200年中,东印度公司平均年分红利息18%!世界上现在这样的公司吗?)。
为什么一年一分,一次一分的筹资形式比一个可以随时扩大资金总规模并且是“长期续存”的股份公司差呢?问题在于荷兰的“公司”完全摆脱了依靠国家暴力经营殖民地的方式。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具备国家权力的机构,这样的机构不长期续存怎么成呢?
荷兰的“公司从国会收到的特许状的条款,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公司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 币的权力……开始,……阿姆斯特丹的理论家和政治家把葡萄牙势力在东方的衰落归因于它将力量和资本消耗在领土征服上,警告荷兰公司不要犯类似错误.但是, 公司在努力建立贸易垄断权的过程中,被逐步导向它所希望避免的领土扩张。垄断权只有通过设防据点网才能得到加强。设立据点需要与当地统治者订立条约,条约 导致联盟,而联盟促成保护关系。到17世纪末,荷兰人实际管理的地区仅一小块,然而,已成为荷兰的保护国的国家却很多,构成一块大得多的地区。接着, 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并吞了这些保护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地域帝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也就是说,荷兰上市的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得到国家认可的,执行国家机器权利的,肩负着全体人民利润的强盗队伍,这个队伍是国家发给许可证、全民集资并从中分 红的犯罪组织。这就是荷兰的金融体系与当今金融体系的区别,也是今天的股份公司与当时的荷兰公司的区别。其实,在荷兰人发明了这种投资人与经营人分离的组 织形式同期,中国山西人也在组织了这种公司。山西人不仅实践了股份制、金融票据,甚至还实践了期货“买树梢”。只是山西人愚蠢地只用这种方式来从事正当贸 易,忘了这还可以组织强盗队伍!
荷兰人创造的这种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组织模式,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鼻祖。也是后来英国借鉴其基本形态后迅速统治世界的有 力武器。至今的西方跨国公司也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影子。荷兰人就是凭借创造了强盗-殖民经济中最合理的资本组织模式,继承了伊比利亚人的强盗手段,实现 了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从而成为强国。
但是,荷兰公司的这个特点被片子的编剧们提到一个字吗?没有,因为这才是必须回避的问题。只要不说,谁知道呢?
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没有完整的主权的荷兰却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这也是本集所赞扬的,并用匪夷所思来形容。被赞叹为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 权利的国家”。但是这个“政治权利”究竟是什么性质,是不是上面说的内容?编剧并不说明。这样笼统的说,似乎在暗示“主权”并不起决定作用。其实,荷兰的 衰败也正是由此产生的。“商人没有祖国”,哪里赚钱就去哪里,谁给钱赚就认谁为爹。片中赞叹的“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 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荷兰最终衰败还是与缺少一个 完整主权的现代国家有关: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上这样分析荷兰:“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 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从1651年起批准通过的若干《航海条例》可作为上述立法方面的例子;这些《条例》规定,凡是商品均不许进、出口于 任何英国殖民地,除非运送商品的船只是英国船只,即为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所制造、拥有并由它们配备至少三分之二的船员的船只。立法之后,英国商船队获得了极 其迅速的发展。”
一个政权国家用国家军队支持的经济政策,一定比一个一定形式上行使国家权利的商业组织有力的多。没有完整的国家组织和完备的主权,早晚不行。编剧这样含糊的赞叹荷兰兴起时的组织形态,不去说衰落与这里的关系,这与后面隐约想表达的思想其实是有矛盾的(后面再分析)。

“日不落”的故事

编剧用两集描述英国的崛起。英国作为从17世纪中叶一直到19世纪末的超级大国,确实需要用两集才能说清楚。
英国的崛起故事中,编剧一个给了两个线索。上集给了个军事、政治线索,下集给了个技术线索。
在上集中,编剧描述了英国是怎样通过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殖民地以及商船发了财。“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 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 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 高贵的女王亲自来到了德雷克的坐舰上,隆重地授予德雷克——这位职业更准确地说是海盗的人——骑士称号。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励,撑起了英国人远涉重洋的 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加入到海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中。 ”然后就大篇幅的描写了英国与西班牙、荷兰、法国争夺殖民地控制权的战争。
猛一看,编剧用贬义口气描述了英国发家的过程:进行了海盗式的抢劫,打败了其他强盗,通过军事力量崛起为一个大国。编剧在这里确实说了“可以说的”,但是没有说“必须说的”——这里缺少经济因素。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顺应这个时期的生产力趋势,不能成为一个时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且因此取得高明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成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军事力量能够称霸世界几百年的。
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如果不是因为创造并代表“从美洲抢劫和掠夺白银,到中国和东南亚换取商品,再回到欧洲贩卖”的“三角贸易”,不可能称霸世界。此后的 荷兰如果不能发明能够行使一定国家权利的,使全民能够参与和动员到最大资本的股份制公司,并占取很大份额的三角贸易,一样不会强大起来。如果英国人在17 世纪中期开始,没有找到或者适应更有效的经济活动模式,他们也不可能成就霸主伟业。
到了17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已经不同于西班牙人称霸时期。这个时候香料、瓷器、丝绸等不成为主要商品了。香料再主贵,用量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商品,也是生活必需品:粮食、棉花、烟草、咖啡、甘蔗等的生产和贸易成为主角。
欧洲显然没有更多的耕地来生产这些农产品,而土地广阔、平整的美洲尤其北美则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但在广阔的美洲种植这些农作物最需要的是农业劳动者,包括 下田干活的和从事管理的(农场主以及其他人员)。印第安人是天生宁死不做奴隶的人,但非洲的黑人似乎可以。而且葡萄牙人在殖民期前就谙熟这个道理。再就是 从哪里找来一大批农场主和自耕农。
这个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不再是主要对手,这两个国家的人口有限,而且南美和中美州的热带雨林开发为种植园远比北美一望无际的“玉米种植带”条件差得 多。荷兰人口也不多,只有法国在这个时期有可能通过大量移民成为新经济条件的获胜者,而且法国也把眼光投向北美。但是法国人有两个问题,首先,“法国土壤 较英国土壤肥沃。法国的农民群众深深地依恋自己的土地,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收入,无须求助于移居外国。”其次,“巴黎拒绝让法国新教徒即胡格诺派教徒移居 殖民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加上英国的疯狂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奴和一些自耕农失去土地,被迫游走他乡。“此外,还有不少英国绅士动身去美洲。他们因不断 上涨的物价和固定不变的地租的共同影响而处于困境,于是,去政府部门寻找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恰好是清教徒,寻找工作只能是徒劳无益”大量清教徒绅士最后 出路是美洲。这样,法国人虽然人口远多与英国人,但在输出人口方面远远落后与英国。“1688年,集中在大西洋沿海狭窄的山麓地区的英国移民有30万,而 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的法国人仅2万。”(以上均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有了本国大量移民,真正的殖民活动就有了基础。英国最早发财的事情就是从非洲贩卖黑人到西班牙的殖民地,然后就是大量贩卖黑人到北美自己的殖民地。这些移 民开拓了远大于整个欧洲的种植园。再加上英国人在农业条件非常好的印度奴役印度人种植棉花和鸦片,一个新的经济循环建立了。这个经济活动方式成为17世纪 到18世纪末“最先进的生产力方式”,而英国人就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了。
英国人等从非洲捕获和贩卖黑人到美洲,在美洲和印度用奴隶劳动生产大量的粮食、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产品运到本国(鸦片当然运往别国)。这就形成了新 的“三角贸易”:非洲——美洲——欧洲。(当然,这个时期还套着另一个三角贸易,就是用在殖民经济中赚来的钱与中国人做生意)新产品、新路径、新方法成就 了大英帝国。到18世纪末,工业化革命前,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这些事实,这些被几乎所有历史书上都叙述过的东西都明摆着的。但是,编剧对此一点也不叙述。一点也不解释一个国家怎么能不靠任何经济因素就能强大起来。这使贫道又想起批讲给同学的关于事实真实性的话来。
编剧花了大半部分篇幅,在上集中论述了英国的政治体制变迁。英国政治体制的变迁也是历史事实,编剧很巧妙的将“英国在这个时期政治变迁的事实”与“大国崛起的事实”放在一起,自然让人以为正是英国人大胆的政治变革促成了英国的崛起。
可惜事实的关联程度实际却很弱。
给中国观众说“皇权”这个词,中国人脑子里就是专断独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再去说人家英国早再13世纪初约翰王就能25位贵族代表在亭子周围谈判并 形成一个平衡王权与贵族权力的“协议”,对英国人的尊敬就会油然而生。其实,英国的皇权与中国相比,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在欧洲,贵族一直地位非常强大。他 们经济独立,政治治理独立、军事力量独立。尤其英国,哪个贵族势力大了,哪个贵族就是皇帝。而皇帝充其量也就是收点统一的“国家税”,做个贵族间的协调人 和对外战争的召集人。重大事务从来都是皇帝与贵族协商的,人家是传统。一个大贵族——皇帝的势力、权力下降,自然要听其他贵族的话。最后形成个文字,简直 太正常了。不交代这个基本政治势态,就说明编剧没按好心。
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宪章》制订后200年西班牙、葡萄牙人称霸世界,已经有了《大宪章》的英国人也就是干瞪眼看。大宪章什么作用也没起,什么忙也没 帮。《大宪章》颁布后300年荷兰称霸世界,英国有《大宪章》也没起作用。把大宪章吹得再高,也要与英国的“崛起”时间找点关系才行。
接着在诋毁一下克伦威尔的“血腥”革命后,大肆吹捧起“光荣革命”来,说它“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 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但是光荣革命与英国崛起也看不出关系来。光荣革命发生与1688年,这个时期英荷第三次 战争也都打完了,英国已经拥有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和资源,已经傲视全球,也就是已经崛起过了。孩子“过百天”了,去凑结婚“份子”还有什么意思!
确实,现在精英们总喜欢从这个时期欧洲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中找到欧洲这个时期崛起的关系。可以说,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与生产力以及生产方式都有关系。但一定是生产方式决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而不是相反。
欧洲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议会制,承认公民权利。意识形态上追求人权和政治地位平等。但是,这是西方在这个时期崛起的原因吗?不是,这只能是欧洲在这个时期意识形态及时反映了经济制度的变动后新人的要求,以及政治制度及时适应了经济结构。
贫道在以前的帖子中曾经论述过这些。
欧洲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产生过公民权利,议会制度等有别于中国的东西。原因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最主要生产方式通殖民时期的欧洲一样,属于“强盗-殖 民经济”。罗马人长期依靠侵占、掠夺整个欧洲的财富、人口来生活。成熟期的罗马公民不做任何劳动,只从事军事训练、作战、艺术和政治。长期依靠对外战争靠 的送士兵作战。如果经济活动方式是:士兵打仗卖命,战利品只在贵族和当官的中分配,这样的仗肯定打不长。因此,无论古希腊还是古罗马都“民主制”建立初期 发生过士兵拒绝作战的重大事件。而且都是发生这些事件后民主制度开始建立和完善。是经济活动方式决定了政治制度的建立而不是相反。
到16世纪后,对使用冷兵器的野蛮人已经不依靠组织动员大量军队。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维持依赖资本筹集的能力。于是西方早早就有了股份制和金融市场。这种以 契约为基础的经济分配基本规则就是“按股份红”。因为假如也是10英镑的1股女皇一年分5英镑,贵族分3英镑,铁匠分1英镑,女仆分10便士,这个游戏就 一定维持不下去——道理同古罗马一样。因此,按股份红,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是这种经济的基本原则。无论女皇还是铁匠,无论将军还是士兵,愿赌服 输,经济上已经实现了人人平等。
在殖民经济兴盛了200多年的18世纪中后期,在非常多的欧洲人都沉浸到这个游戏中以后(荷兰最高时达到大部分居民都参与了),在皇帝、贵族、市民已经在一个重要经济活动中实现了经济上平等以后,如果还不出现启蒙主义思想,还不出现公民权利要求反而奇怪了!
跳过主导整个17世纪后半叶到整个18世纪的“新三角贸易”,编剧在整个第四集告诉大家:英国的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革命引起了划时代的经济革命——工业革命。整个过程似乎没有一点血腥,对多是对工人的剥削。
英国人为什么创造了工业革命?编剧说:“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使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并还特别提 到了“布匹” (说:几乎整个英国都被动员了起来。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
究竟殖民经济怎么造成新的需求,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得很清楚:
“英国伟大的工业中心伯明翰之所以变得重要,就因为它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的奴 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挡的声音;在东印度和西印 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这个时期新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殖民需要的,比如杀人用的船、火炮、黑色火药、硝石等,以及殖民钉子(美洲盖 房子用木头)等金属制品,另一类是加工奴隶劳动的成果:熬蔗糖用的煤炭开采、纺织工业等。
这些需求是巨大的,因为海外抢劫和殖民活动发生的很迅速。仅仅北美因为盖房子需要钉子,就产生原来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的需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 到:它还发展起一种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生产钉子的铁器商即铁工厂老板将一堆难针条分发给制钉工人,由他们在家里加工,然后再运回去销售。到1775 年,钉子制造业每年用去10,000吨铁,雇用约10,000名工人。当时有观察者评论说,凡是“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的 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然后,他又会对建造这么许多木头房屋所必需的钉子是在哪里制成的这一点感到诧异。”
任何一种经济状态,如果没有外来的,突发性的经济因素的冲击,一般都不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变革,而会持续过去的状态。没有强盗-殖民经济,不会产生欧洲内部 新的、强烈的生产力变革需求。欧洲还会持续已经延续了500年的中世纪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就像中国,在西方近代生产力引入以前,接近的生产力水平和接 近的经济结构持续了2000多年只有少许改变。
强盗殖民经济创造了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但只要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没有创造出来,以上产品无非是加工工艺更细了点,分工更细了点,效率提高了点,但还是传统手工作坊形式,谈不上工业革命。因为只有统一的、强大的动力才能提供大规模组织的生产。
变革生产力还需要大量资本,尤其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但欧洲恰好不缺乏这些。斯塔夫里阿诺斯描写到:
“在墨西哥和秘鲁,西班牙人利用土著劳动力挖掘出许许多多的银子。德雷克在对西班牙人的一次私掠巡航中,获得了等于其远航投资额的4,700%的利润。伊 丽莎白女王为他提供了几条船,也分得一些股份,净赚250,000英镑。她将其中一部分投资于黎凡特公司,该公司的利润后又用于创办为英国赢得印度帝国的 东印度公司。“确实”,约翰?梅纳德?凯因斯说,“德雷克用‘金鹿号’船带回来的掠夺物完全可以看作是英国对外投资的源泉和起源。”非洲也以有几十万奴隶 被掠去充当美洲种植园的劳动力的形式为欧洲冒险家提供了巨大利润。实际上,布里斯托尔因为是奴隶贸易和蔗糖贸易的中心,才在18世纪的前75年中成为英国 的二等城市。当地有位善于分析者写道,‘这城市中没有一块砖不是用奴隶的血凝成的。豪华的宅第、奢侈的生活、穿特殊制服的仆人都是财富的产物,而这种财富 是用被布里斯托尔商人们买卖的奴隶的苦难和呻吟制成的。’比奴隶贸易本身更有利可图的是由奴隶劳动力经营的甘蔗种植园。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主是当时的 巨头,只有以往在印度发了财的“大富翁”能与他们相比。这些人挥霍无度、开销惊人,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来,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个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黎 凡特公司、非洲公司和其他各式各样的公司如莫斯科公司、哈得孙湾公司以及南北美洲的种种陆上殖民地公司的生利的收益。”
这样,新经济的产生最主要的条件:新的需求;新生产力需要的资源条件,——对工业革命来讲,就是资本积累能力和数量如何——都具备了。最后的,其实也是最 不重要的,才是当时的技术发展是否能实现和满足这些需求。但是,看完真个第四集,感觉就是一点:是技术革命产生了工业革命。编剧应该知道这些,因为几乎所 有对经济政治变革的分析都是从这些角度进行论述的,没有一家,甚至包括专门研究科技史的著作也不会不提到需求问题和资源条件问题。但大国崛起的编剧们就偏 偏把这两点漏掉了,是故意的还是疏忽,只有天知道了。
最主要的是,英国从欧洲最贫穷,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第一强国,是从17世纪中叶开始,到18世纪中叶就完成了。18世纪末,英国已经拥有了几乎 整个北美,拥有澳大利亚、南美、印度、马来半岛和阿拉伯地区很多地方,成为世界殖民地最多、最大的国家,已经是个“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在农业时代的最后 阶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和最好的农业资源之一——北美和其他殖民地,继承了伊比利亚人的强盗手段,学习了荷兰人的资本组织模式,于是成为当时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工业革命只是将这个成就延续了一些时间。


法国佬的故事

法国的崛起被描绘成一个“革命史”。在充满浪漫色彩《激情岁月》的标题下,编剧给出了从攻占巴士底监狱,到断头台,再到拿破伦在欧洲推行拿破仑法典,以及 蛊惑人心的伏尔泰的画面。法国在这个时期似乎就在闹一连串的革命。开始以为编剧这样写大概是为了《大国崛起》这个多国历史显得各有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不 过在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革命最后,编剧给出来结论:“历史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答案。在反复的革命和复辟过程中形成的共和派与君主派,在相持了半个多世纪 后,终于不再选择激烈的对抗。在双方的相互妥协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了。此时的法国也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原来编剧要告诉我们:法国最终没能实现霸主地位,都是革命惹的祸!
不过要说清楚法国在这个时期的历史确实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法国,也只有法国发生大革命?另一个是为什么法国最终没有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对于第一个问题,编剧给出这样的线索:法国是君主专制国家。对于残暴的路易14来说,“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没有一种机制能保证 国家抵制不合法理的行动”。过分集中的权利使他“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于是,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税收逐 渐成为矛盾的焦点”。这种情况下,皇帝只能加大对第三等级阶层的赋税。这样就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由于恰好法国出了个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伏尔泰, 他的革命精神引导了人民,于是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说起来都是事实,而且听起来很像。不过,对于为什么这个时期只有法国发生大革命,这些内容是不够的。也许是法国人有毛病——创造并容忍了集权的帝制。也许是法国人有福气——出了个哲人伏尔泰。
任何长期续存政治制度都有深刻的经济背景。
罗马帝国灭亡的法兰西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也是封建贵族拥有土地,农民处于依附于庄园主的农奴地位。农奴拥有小块的“份地”,并无偿为领主劳动。“没有无 领主的土地”是法国所有制基本形态。政治组织也与其他欧洲国家类似,皇帝与贵族分享权力。贵族在领地内拥有军队和对商业活动实施税收。
到13世纪,事情发生了变化。由于法国是欧洲可耕地面积最大,土地条件最好的国家。拥有广袤耕地的贵族直接管理农业生产是困难的。于是,贵族占有土地的农 奴制走向瓦解,农奴的份地逐渐演化成了“永佃田”。由于永佃田可以继承、转让、出租。虽然土地所有权依然属于领主,但农民“实际上已经具有了自耕农的地 位。”这种经济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与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区别。
到了殖民时期,经济发生巨大变化。随着从因为殖民掠夺和商业贸易的迅速扩大,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他渠道来的白银多,固定货币地租 的领主贵族收入实际上日益减少。而从事生产和商品销售的农民、资产者则相对地增加了收入。其中部分农民甚至会成为地主,但更多的农民破产而成为流民或城市 贫民,自16世纪以后,贵族出售土地以维持其奢侈生活的情况日益增加。同时依靠贵族特权而强行规定的超经济剥削,到18世纪也已经基本消失,不少贵族生活 贫困,以至于在三级会议代表选举中,有些贵族只能穿着农民的服装出席。贵族到了15世纪在经济上已经衰落。贵族的力量大大减弱,必然形成王权则逐渐强大, 到路易十四时代,国王的专制权力几乎达到了顶峰,正如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指出的:“君主制最后三个世纪中,使贵族与人民分离,将贵族吸引到宫廷进入仕途。” 勒费弗尔在相关著作中也指出:“国王并不与贵族分享政权……并不把农民完全交给贵族……”
到16世纪,法国贵族占有1/4,富裕农民已经占有1/3的土地,商人占有1/4。像东方的中华帝国一样,任何自耕农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土地向地主和商人 手里逐渐集中,自耕农不断、大量地破产是一种必然趋势。从13世纪到16世纪的300年时间不算短。在这样长的时间内,中国肯定会发生一次以上大的农民起 义来解决流民问题,法国也不可能例外。
也就是说,法国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征。法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其实是农民问题。
整个电视片中革命的主角全部是市民。确实,是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但“暴徒”群体主体,却是流落到城市的“失地农民”。市民和资产阶级,是法国革命的“佐 料”。因为皇权并不妨碍殖民主义经济和殖民活动。甚至皇权对殖民活动一直是以国家力量来支持的。。到路易十六,法国军队一直是殖民活动的直接支持者和参与 者。从路易十四这甚至成为法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个优势。可以说,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者都是受益者。虽然过度的税收造成经济危机会影响他们的收入,包括启 蒙思想会激昂他们的情绪,但只要有点饭吃,没人愿意革命!农民和失地农民不仅是整个革命中的主力军,也是制造骚乱的罪魁祸首。只要这些人已然处于没有与生 产资料结合的状态,社会就永远不会安定下来。还是拿破伦征服欧洲大陆的主力。当这批人依靠对外战争的军功最终获得土地后,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农民,法国才 稍微安定了,“人民”才老实了。这个看法在现代非常多的历史文章中已经成为主流意见,不知道为什么编剧却恰好忽略了。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法国没有真正崛起为欧洲的霸主。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法国一直没有成为“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编剧告诉大家,法国革命的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因为对外战争开支过大,荒淫无耻造成财政紧张,过重的赋税。但是,为什么法国在收获很丰厚的殖民时期中央政府会财政紧张呢?这其实这是法皇对殖民时期对外作战对象判断错误造成的。
在英国和法国与荷兰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时期,以及在荷兰衰落时期法国与英国争夺霸权的时期,英国主要采取在全球寻找未被入侵的地区并进行占领,然后大量移民 和强制奴隶劳动的方法。而法国则更多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试图通过直接在欧洲打败英国等国家来发财。问题在于,与手持刀枪棍棒的野蛮人进行战争,投入少赚 钱多。而与一样船坚炮利的欧洲伙伴作战,就没那么大便宜。一定是投入多而获利少——除了消灭对方。法皇依仗自己控制军队和资源能力强,把矛头指向欧洲强 盗,而不趁着荷兰、西班牙衰落去争夺海外殖民地,自然是很难得到便宜。
这个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力方式是占有最多的殖民地和殖民地人口,组织最多的奴隶劳动。只有这样,国家才越富裕,国力才强大。在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时期,英国 学习了荷兰的通过股份制组织资源的“公司加大炮”方法,通过不取消农奴制以便用“羊吃人”的手段和宗教歧视把大量农民和绅士逼到殖民地的手段,投入国家军 事力量占领并且充分开发了大量殖民地。而法国则主要用通过税收等方式组织资源,动用国家军事力量对外入侵,虽然初期确实有利于扩张很多殖民地。但法国因为 自耕农体制使农民缺少移民冲动,因此难以巩固殖民地,所以在很多地方因为这个原因殖民地被英国移民的军事力量驱逐(包括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包括美国西南 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一直到拿破伦时期,法国为了欧洲战事,甚至出让和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在这个大好时期一直把在欧洲建立一个强大中中央的国作为奋 斗目标,离当时最先进生产力方式趋向渐远。失去了成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机会。
经济资源决定战争胜负。英法持续的战争中,最终法国会吃不消。同时法国也就不可能达到英国的地位。
大国崛起编剧显然不是这样的看法,他们在表达革命其实没有给法国带来崛起的机会,革命延误了法国的崛起。
革命的发生不是人的选择,不是谁能煽动出一场持续几十年的革命的,包括伏尔泰也不行。革命的发生是国内经济、政治矛盾积累到只能用革命的方法来找到出路的结果。
在农业社会时期,革命或者持续几十年的国内暴力活动实际只用一个条件,也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只有通过暴力活动,因此急切通过暴力活动来改变自己地 位的巨大群体,也就是自耕农为主的农业社会中必然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什么时候这些人安定了,什么时候暴力活动结束。法国大革命为什么在推翻皇权后并没实 现“和谐社会”,接着的十年中你来我往你上我下动荡不安?为什么一直到拿破伦通过对外战争使这些农民取得土地后才稍微安定?就因为法国有与其他欧洲国家不 同的经济结构,只有法国有大量的自耕农。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殖民时期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意大利、东欧甚至土地辽阔的俄罗斯都没 有出现过农民起义和暴动和革命的原因。
其实不仅大国崛起的编剧,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断出现暴力革命,以及中国近代自太平天国到解放一闹就是上百年的动乱也是不喜欢找原因的。
他们就喜欢抱怨。

德国鬼子的故事
德国的崛起过程在大国崛起中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是德国第一次建立统一的国家,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第二部分,就是德国为了“崛起”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试图成为世界霸主,结果没有成功。
一个主权完整,在民族范围内相对统一的国家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这个看法,在本集里得到体现。贫道认同这种看法。
不过,编剧对德国为什么会分裂成几百个小国产生了统一的愿望,编剧说的内容却语焉不详: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 1648年,在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三十年战争”之后,欧洲各国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这一年,这片土地分 裂为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虽然它们还共同拥有“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名称,但邦国各自为政,中央权力几乎不存在。”
编剧在强调:德国被分裂成几百个小国,是欧洲列强强迫他们这样做的。这个说法,与俾斯麦连续进行对外战争做了背景铺垫。也就是说,欧洲列强制造了德国的分裂,俾斯麦对列强抗争,是德国人的统一的共同愿望的力量实现了统一。
这是瞎说。
德国的在中世纪晚期早就分裂为很多小国。德国在中世纪早期,也就是德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形成的时候,其政治结构就是很“现代”的。德国在这个时候的皇帝不 是世袭的,而是推选的!也就是人家德国早就开始“选举”最高国家领导人了。这几乎完全是美国模式,“先进”到了极点。。德国甚至允许选个非日耳曼人做皇 帝,开放程度另人咋舌。恩格斯这样描述自己的祖国:“皇帝要选举界定,这就绝不允许一个王朝的权利成为民族的体现,相反的,只要诸侯开始感到某皇室的权利 开始变得十分强大——尤其是在有决定意义的15世纪——就经常引起王朝更替”。
在一个农业社会的民族国家,皇权的衰落就意味着诸侯的强盛。诸侯的衰落意味着王权的强盛。如果说英国的王权衰落出现了贵族与王权协商的局面。法国贵族的衰 落形成了欧洲独一无二的中央集权大国,那么德国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或者说是保留了氏族社会禅让制的遗风——选举国王。到了14-15世纪,英国、法国、 俄国都开始有中央集权特征的时候,德国干脆取消了作为民族国家的政权机构。从罗马帝国解体后,原来罗马帝国领土上大家的“国家”形态差不多少。经济上都是 领主占有土地,农奴体制。各领主在治理自己领土内的权利都很大,有军队有关税,很像个小国家。只是德国人做得也太过分了,竟然认为人权大于主权,什么人都 能来德国当个皇帝(大概欧洲人有这样的传统,现在还有请外国人来当部长,甚至主张外国人来选总统的)。于是这个国家就不复存在了。
说点闲话。贫道有个哥们儿,绝对是大师级的聪明。任何事情在你还没反应出来的时候,他的脑子已经转了18个圈。但是贫道经常嘲笑他:“你转18个圈,停下 来的时候也许恰好转到‘茄棵里’(河南话,表示困境),我虽然只转半圈,还经常转对了”。编剧在这个集子里不少赞叹德国人的聪明和严谨。其实,贫道还是这 种看法,不要觉得自己太聪明,想问题还是简单点好。德国人繁杂的逻辑考虑并不见得是什么福分。德国人今年办世界杯,为了怕“黄牛”倒票,设计了一种逻辑非 常严谨的、非常复杂的订票手续。复杂到一般智力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知道怎么订票。还要花很长时间完成订票。于是,由于多数欧洲人没有德国人“聪明”,加上 比较忙,德国人终于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黄牛”获得球票比例最高的记录。德国人就是忘了一点:就算“黄牛”都是傻B小布什,也可以雇佣个计算机高手来解决 这个问题。可多数欧洲老百姓没这种能力——当然没有!
德国人中世纪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上是最愚蠢的方式——减弱在当时至关重要的,形成民族国家的能力。至今,作为民族国家来说,德国人一样有遗憾:比如斯堪地 那维亚半岛多数居民实际是日尔曼人,奥地利和挪威人与德国人完全是一个民族。包括遗留到二战时期捷克的苏台曼和隔着波兰的东普鲁士问题。
因此,任何具体国家的政治制度只与这个国家经济制度有关。没有形式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德国人看起来很“先进”,但不合时宜的政治制度决定了他们 要倒霉。虽然法国、英国、荷兰、奥地利,甚至不起眼的波兰、比利时也对德国的统一“使拌子”,但关键是德国人自己选择了这条道路。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不幸的人有时候遭遇也一样。任何一个分裂国家的最终遭遇一定是各个小邦国纷纷投靠周边国 家,成为它们的附庸国。德意志也是这样,分裂后的小邦国被周边的波兰、丹麦、法国、奥地利等控制着。哪个也不敢,也没有能力、甚至没有愿望提出要求统一在 民族国家里。
贫道指明德国的分裂局面不是外国势力造成的,并不是因为显示贫道博学。因为这些资料随便都可以在google或百度中查到。是因为编剧的弯本身绕得就很大。
德国是怎样统一了呢?首先,编剧给出了一个“和平统一”的结果。
“李斯特认为德国只有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才能够与英国和法国相抗衡。这种统一不能靠革命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和平的方法来实现……1834年1月1日零点,在 德意志18个邦国的边界上,满载着货物的四轮马车,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过,几百年来第一次,无须在边界停下来交纳过境税。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了。”
于是,一个奠定和平统一基础的实现了。几百个邦国中,有18个实现关税统一了。不过,总让人觉得编剧有点夸张。
关税同盟问题的解决,只对长途贸易方便一些。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邮政系统等,一样很难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关税同盟对德国的统一无论如何夸 张都也就那回事。还有,同盟不等于立法。协议说退出就退出了。况且几百个国家中只有十几个参加。关税同盟并没有自然延伸为后来的德国统一的关税立法。
贫道知道编剧要创造一个“和平统一”的范例。确实,和平统一不是不可能,不过,反正德国的统一中完全没有和平统一——虽然编剧用俾斯麦对外战争而不是传统的国内战争进行了掩盖。
按理说,编剧应该讲清楚俾斯麦对丹麦、波兰、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是为了什么,对德国的统一有什么关系,包括德国这几百个小邦国最后怎么没有了。否则前面说 得那么神奇,后来不做交代,谁看了也会觉得奇怪:俾斯麦对外战争赫赫,怎么成为德国统一的英雄了呢?大概编剧想通过罗列德国的分裂是列强造成的,俾斯麦对 列强进行了战争。让观众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当时德国的封建领主和老百姓都有实现日尔曼民族统一的愿望,于是在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对列强的战争实现了日尔 曼民族的统一梦想。
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情。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什么要在1864年打丹麦?因为当时德国北部的什列士维格和霍尔斯坦两个公国。他们既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同时也是丹麦国王的个人 领地。1863年,丹麦正式宣布要把这个两个公国合并到丹麦,普鲁士的俾斯麦肯定可以利用民族情绪与丹麦打一仗。最终把这两个公国合并到普鲁士了。对于日 尔曼民族最大的国家——日尔曼——来讲,与外国打仗,实现国内尖兵和统一战争,这就是德国必须解决的事情。
仗刚结束两年,1866年俾斯麦又与奥地利大打一仗。这就是著名的“萨多瓦会战”,奥地利大败。俾斯麦怎么这么喜欢打仗?两年都等不及?原因是普鲁士对丹 麦战争兼并几个小国后,德国其他小国看着普鲁士就害怕,纷纷谴责俾斯麦有野心。这个时候强大的奥匈帝国充当了这些小国的庇护伞。也就是说,德国各小国并不 因为普鲁士可能创造一个统一、强大的德意志国家,并使整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欢喜雀跃,而是希望借助外国势力铲除本民族的英雄。在俾斯麦与奥地 利宣战后,除了北方几个小邦支持他,整个德意志大多数邦都站在奥地利一边。看来,地方利益并不见得与中央利益一致,就算民族内部与国外矛盾冲突期也不见 得!
最终,打败了奥地利,俾斯麦就在21个邦和3个自由市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制定了法律。正是在北德意志联邦这个通过两次血腥战争形成的政治组织,联邦内部 实现没有任何交通限制及商品流通的阻碍,实现了统一的货币及统一的度量衡,联邦的对外政策及对外贸易由联邦政府统一确定,才使过去多少年来一直使资产阶级 感到苦恼的各种不利于工商业的限制一扫而光。实际情况是,北德意志联邦的建立为全德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抹杀俾斯麦的“血腥强权”的作用而赞扬李斯特的“和平串联”对德国统一经济市场的作用,这个说法要么是欧洲绿党的梦话,要么是中国精英们的编造。
有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北德意志联邦,南德诸邦——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黑森—达姆斯塔得等自然愿意与自己民族国家结盟。但拿破仑三世害怕德 国完成统一妨碍法国在欧洲称霸,所以他反对德国统一。他主张南德另成立联邦。当时法国掌握着斯特拉斯堡这个重要的要塞,法国军队随时可以长驱直入南德诸 邦,所以南德诸邦在法国的威胁下,不敢公然和北德联邦合并。在这个情况下,南德诸邦只能与北德联邦结成秘密的军事同盟。
伟大、英明的俾斯麦毫不犹豫地在4年后发动了普法战争,最后击败法国,实现了统一。
贫道的感觉是,编剧并不想否认,甚至在一些集子里在赞扬统一和中央政府的干涉对崛起的作用。但是,编剧对民主和集权,市场与干涉在崛起中历史事实的处理,由于逻辑本身的冲突,处理手法拙劣到了极点。据说编剧还对这个作品很得意,贫道只好偷笑。
德国为什么能在19世纪后半叶迅速崛起为欧洲大国呢?因为德国实现统一后,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变了。已经从英国人建立的新三角贸易转变为英国人 开始的工业化。大机器生产创造财富的能力已经远比简单的掠夺效率高得多,而且除了中国,世界上也没有什么可掠夺的地方了。加快实现工业化是这个时期任何想 成为大国的关键。
在工业社会中,新技术的创造尤其在工业中的有效应用是一个国家领先其他国家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英国人创造的工业革命以动力机械为代表,引领了从18世纪 末到19世纪中叶的工业。但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化工工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一个后期国家要赶上领先国家,必须在最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上有所 作为。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科学原子论。8年后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一份元素的周期表。到 19世纪中叶,化学理论已经基本奠定。而德国恰好完成统一,不失时机地赶上了这次新技术革命。德国化学家人工合成了尿素,凯库勒把原子化合价的概念引入有 机化合物的研究中。很快,德国人无论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工业方面都开始领先于其他国家。1886 - 1900 年的15年间,6所最大的德国化学公司一共取得了948项染料专利,而6所最大的英国化学公司只取得86项专利。1909 年英国人用的染料90%是德国制造的。(《十九世纪的科学:工业和学术变革的促进者》http://shss.sjtu.edu.cn/hst/book2/b...杆籴绕鸬母尽�
显然,编剧也注意到这些。编剧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在工业方面超过英国,原因在于:“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 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显然的逻辑是:重视教育提高了国民智 力,因此会有更多的新发明,并且自然转换为工业增长的优势。
贫道也以为普及和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大国崛起的必要环节。而且技术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国民素质,技术发明,工业领先三者之间,不是绝对的因果 关系。国民素质高是大国崛起的前提,在工业化时期,一个国民素质低的国家无法支持工业化,也就无法崛起。但国民素质高并不一定就引出工业领先的结果。因为 工业发展除了新技术外,还需要资本、市场。德国人在这个时期除了用国家力量强制提高国民素质外,最重要的是利用英国、法国化学家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化学工 业应用。“英国的化学工业家对化学研究在发展商业上的重要性的了解是缓慢的,因此在精细化学工业方面他们落后”于德国。虽然“他们在重化学品方面仍然保持 着自己的地位”,但是“这一方面的继续研究,直至本世纪才显得有必要”。(《十九世纪的科学:工业和学术变革的促进者》)同样的例子在后来日本、中国的崛 起中也可以证明。也就是说,编剧用“借这一资源……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有些绝对化。

小日本的故事

第七集描述了日本19世纪后半叶崛起的经过。可以说,论述日本是如何崛起的对编剧来讲是所有各集最困难的一篇。因为编剧必须考虑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历史恩怨。写不好了,恐怕很容易挨骂。编剧确实在这个集子很用心,甚至会很巧妙的利用这一点。
本集描述了日本人如何在受西方侵略威胁时采取了考察、学习西方,并且描绘了大久保利通和伊腾博文如何进行艰苦的改革后,用“相扑”这个传统娱乐项目的复兴 作为例子,宣称“伊藤博文执政时期,在相扑这样的民族传统得到恢复的同时,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尤其是军国主义也随之被召回和强化了。”
编剧的理论是:日本人认真的学习了西方从科学技术到经济模式,从文化艺术到政治制度。但由于日本文化传统中有“军国主义”的糟粕,随着日本民族传统的恢 复,日本人开始对朝鲜、硫球、中国、整个东亚和东南亚进行侵略。也就是,西方文明中原本是没有对外侵略的,日本人文化中胎里带的有这个毛病。因此把人家好 好的文化揉进去个“军国主义”。
这样一说,西方文明就被描绘为工业现代化、高技术、政治民主、人身自由、普遍人权,博爱平等。好东西全了,坏东西一点没有。西方人在整个崛起期间对全世界进行的侵略事情没有了,经济活动的血腥成分没有了。
这是本集最精彩的一段叙述,一个画龙点睛的部分。
贫道也不喜欢日本人。如果能的话,把各种坏东西都说成是日本人胎里带的毛病最解气。不过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总是不行的。
日本“传统文化”里并没有“军国主义”。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无非是一种尚武精神,这种文化传统在明治维新以前并没有成为日本人的国家政治目标。日本人在明 治维新以前的上千年中,没有侵略朝鲜、中国、甚至没有侵略硫球。就算有些海盗行为(倭寇流窜入侵中国东南沿海)也不是国家政治行为,算不上军“国”主义。 日本人对以国家力量进行大肆侵略是明治维新,学了西方以后才出现的。
日本人的对外军事侵略和对其他民族的奴役是日本“全盘西化”的结果。前面已经分析过,西方文明本身就是一种“强盗-殖民文明”,军国主义是西方这个时期文 明的一部分。可以说西方人这点“优点”是自古希腊、古罗马就开始培育,在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中得到延续,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发扬光大起来。西方崛起的秘 诀就在于对外侵略对其他民族奴役。日本人真正体会到这个真谛,才成为不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早早加入列强队伍的国家。
用中国人普遍不喜欢日本人来巧妙地为西方人掩护,有点不地道。
在19世纪后半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工业化。工业化中成为大国的必要条件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资源规模,一个是市场规模。只有足够大的资源规模和市场规 模,才能为高产出能力的大机器生产提供足够的空间,并以此成为大国。要成为大国,就必须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拥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资源。
到19世纪下半叶,也就是1870年前后,世界上美洲、澳洲、非洲基本瓜分完了。亚洲的中亚、南亚、东南亚也早就被瓜分完了。都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就剩东亚的日本、硫球、和朝鲜。西方文明的崛起在殖民时期,靠的是直接的抢劫和奴隶劳动。到了工业化时期,由于殖民地都是各宗主国的地盘,同时殖 民地人口激增,因此殖民地的大小其实就是市场的大小和资源的大小。在殖民时期,不仅各宗主国之间经常进行贸易封锁(比现在贸易壁垒厉害得多!这在欧洲大陆 和各殖民地间简直就是常态),甚至连运输、邮政都可以限制(严格来讲,荷兰就是因此垮掉的)。一个宗主国的殖民地,肯定就是宗主国自己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 地,是生命线,那里允许别的国家染指?因为对于能够大批量、高效率的机器来讲,拥有殖民地的大小是决定一个人口和资源不足够大的国家能否强大的前提条件。
德国在1870年发动普法战争并实现了统一,日本在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日本在几乎所有体制上都在学习德国,因为日本与德国面临在这个时期同样的“崛 起瓶颈”,也就是殖民地数量问题。德国在非洲没有殖民地,在美洲更没有,亚洲除了后来在中国的山东半岛找了点地方,但总体来讲,可以说德国确实缺少作为一 个工业国必须有的市场资源和原材料资源。日本呢?更惨!连个硫磺群岛都没拿下。
虽然德国早在统一后依靠自己巨大的人口数量和丰富的煤炭、钢铁资源,利用化学工业高附加价值产出能力,不到20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但始终无法成为 第一强国。日本在工业化才刚刚开始,就从德国的遭遇中意识到这些问题。日本在西方考察了十几个国家,为什么偏偏选择德国的模式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呢? 因为日本最适合德国模式,也只能选择德国模式。日本矿产资源贫乏,比德国少太多。日本人是个岛国,还不像德国那样周边都是人口大国。因此日本工业化刚开始 就面临资源和市场问题。日本人的现代化的两条腿中,第一条腿是工业化,第二条腿就是扩张殖民地。于是明治维新刚结束,日本就迫不及待的选择了侵略战争,选 择了夺取殖民地来为本国工业化扩大市场和资源的基本道路。德国倒是等到工业化基本完成,充分开发本国市场后,到20世纪初开始了对外侵略。
这才是大国崛起需要阐述的基本道理,而且是明明白白的,无论无产阶级历史学家还是资产阶级严肃的历史学家都认同的思路。
德国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亚洲进行侵略战争,目的都很明确,为了争夺市场。这个时期要崛起,只有一条路——从老牌帝国主义手里夺下市场。至 于夺的方式究竟是直接用战争,还是用欺骗或者其他方式,则结果不一样。但是没有这些东西,在这个时期是无法成为世界大国的。
大国崛起没有任何地方将中国在这个时期作为与其他国家相比。大概是编剧在以前写《河殇》时这样做没讨到好处。但是说日本不说同期的中国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虽然编剧从头到尾没说中国怎么样了,但几乎所有说到日本如何学西方时,都让中国观众在脑子里对比着当时的中国。编剧肯定知道这一点。
本集很多内容渗透着作者的意图:
说2003年横须贺人隆重纪念最早威胁日本的美国将军佩理,自然会让中国观众联想到英国鸦片贩子颠地至今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说到日本“士族阶层纷纷用 荷兰语……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并兴起学荷兰的“兰学”,一定是想钩起中国人联想乾隆皇帝坚持英国使节下跪的画面。描写涩泽荣一对外开放心态和学习态度 一定让中国观众思考林则徐对外国事物孤陋寡闻的悲哀。描写大久保力通振兴近代工业的举措一定让中国观众思考同样显赫的李鸿章怎么那么没作为。日本议会制度 的建立和伊藤博文起草《大日本帝国宪法》,一定会使中国人懊恼中国怎么这个时候出了个慈禧太后。
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日本那样在遇到西方文明时采取“全盘西化”并崛起为一个强国,反而成为日本案上肉,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从中国人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上来解释 的: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是中国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在西方入侵时期中国没有及时放下身段学习西方,最终成为 失败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贫道觉得,任何一个民族的行为特征、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取向都是物质的,经济的因素在起决定作用。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中国也不例外。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河殇》播出,中国文化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内敛保守的文化取向、重农轻商的经济政策与西方文化的民主政治、外向进取、市场经济几乎 成了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关键词。可是,为什么中国与西方从农业社会初期就明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呢?没人回答,大概是胎里带。
其实,任何特征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能找到明确的物质背景。
中华民族繁衍在一个从现在长城以南,天水以西,南岭以北,数百万平方公里广袤的,适合农业耕作的土地上。中国与北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适合农业耕种的地 区。这同古希腊和古罗马进入农业社会时居住的条件完全不同,因为希腊半岛和亚平宁半岛是裸露岩石的山脉和小块分割的平原组成。不同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不同的 民族在追求强大(包括人口繁衍)时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因此,中国人在农业社会期间,可以通过不激烈的迁移方式繁衍和扩大为一个巨大的农业经济体。而希腊 和罗马只能通过侵占其他民族的地盘来实现强国。不同的经济依存方式对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明显的。这就是西方人在殖民时期很容易的接受古罗马的“光荣”理论的 原因。也是中国人缺少外向冲动的根本。
中国人的气候条件在长达数千年农业社会里对文化的影响也是突出的。中国气候是西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交互形成的。今年交互线靠北点,北方就水灾,南方就 旱灾。明年交互线偏南,就是另一种状态。中国还有一条世界含沙量最大的黄河。天上两条龙,地上一条龙。三条龙搅得“周天寒彻”,三年两大灾,中国成为世界 上农业灾害最频繁和严重的地区。这与地中海和欧洲气候相对稳定呈鲜明对比。
农业时代产生了国家组织。国家的形成是为了处理“公共事务”。不同的公共事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于是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为了维持这种制度的意识形态取向。
对于治水和救灾这个中国最主要的“公共事务”来讲,最有效的组织方式是中央集权。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局部必须服从全局。鲧用堵的办法治水不是他笨,是因为 当时部落不统一,自然大水来了都是堵住不流到自己地盘是上策。大禹青铜武器指哪儿打哪儿统一北方,这才有了“疏导”为主的条件。春秋战国“以邻为壑”,这 个“壑”就是排水沟。每次诸侯会盟第一件事情商量的也是治水问题。秦最终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中国才又步入“和谐社会”。救灾也是不能各地商量的。历朝 皇帝的国库里,救灾款都是重要东西。
而对于古罗马来讲,经济活动本身就包括军事占领和统治。抢劫财物、奴隶和战利品分配是主要公共事务。这种经济活动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协商。因为抢谁不抢谁,什么时候抢,抢完了怎么分,只能商量着来。如果个别人说了算,抢完了都归他,这个事情就不能长久。
于是中国在农业社会里形成了长达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和专制制度,西方从祖宗那里就“民主”。
贫道一个哥们早就研究过,西方人自古以来都没有过像样的市场经济。古罗马时期是抢劫加奴隶劳动。奴隶劳动中,市场经济基本要素——劳动力——根本不是商 品,怎么是市场经济?中世纪农奴的劳动也不是商品,而且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一直不准买卖,怎么叫市场经济?到了殖民时期,无论早期的硬通货是靠 抢的,还是后来的奴隶劳动不是商品,也都不能算市场经济。
只有中国自秦以来土地就是可以买卖的。中国以自耕农为主,而自耕农是不可能“自给自足”的(自给自足其实只反映在欧洲庄园经济中)。因此市场交换的内容和数量都是同时期欧洲无法比拟的。因此,说不是中国而是西方有市场经济传统,完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观臆断。
小农经济加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在中国非常频繁的自然灾害下,会形成一种“赌博经济”。由于薄弱的小农经济在频繁自然灾害和高利贷威胁下吹弹可破,因此灾害 年卖地,丰年买地是不断发生的事情。灾害频繁,但又不知道明年是咋样,这就构成了一种可以将土地价格做“预期收入”的机会。由于中国地主和商人是一体的, 这就有一种商人通过炒卖土地推动下加快土地兼并过程的趋势。土地兼并形成大量流民,流民多了推翻政府。中国就这样不断改朝换代。也就是说,中国的商人自古 以来就在严重影响政治进程。统治阶级要不重农轻商简直就成了傻瓜了嘛。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这个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国儒家思想里自然有“重农轻商”的 原则。
说了这么多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完全适合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特点。只要这种生产方式不改变就没有改变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原动力。中国这种“和谐社会”创造了人类农业文明最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但是,更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来了。中国人就麻烦了。
任何民族都是懒惰的。都不会在自己用最省力的办法就实现了强国的时候,选用比较吃力的办法。只有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能爆发自己的能量。中国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比日本人轻一点,或者危机小一点。
到19世纪中期,英国虽然很强大,但德国、法国、俄国、美国等也有足够力量与英国相争。谁想独吞中国都会遭到牵制,这才有“瓜分”之说。于是中国人觉得自 己能够在这些势力中找到平衡,苟且偷生。如果是18世纪中叶大英帝国最兴盛的时候来了,却会遇见康熙大帝,这家伙处于“想打人找不到对象的时候”。这个时 候英国国力并没有中国强。真的来了,印度最后归谁都不一定。你看看清朝这一代官员那么多人成天就外事问题争个脸红脖子粗,其实都是看能不能投机——因为确 实有机会投机。
日本就不一样。日本人看到西方进入中国的那个狠劲儿,美国一口会把自己给吃了,自然亡国感觉强烈。
中国为什么搞了洋务运动,也有了点近代工业,怎么不想办法侵略日本呢?因为中国比大英帝国全部殖民地人口都多。中国真搞工业化了根本不缺乏市场。中国资源 也很丰富。因此中国根本没有产生过日本人在明治维新刚开始就有的侵略思想。不是中国人笨,是中国人当时找不到这种感觉,也没有条件找到这种感觉。
日本就不一样。土地狭窄,市场狭小,资源贫乏。日本要崛起,只有一条路,就是学习同样是岛国的英国,同时学习同样后发工业国的德国。必须进行不断的从西方人手中夺得殖民地的方法来富强。
贫道没有批评日本——毕竟人家希望强大嘛,毕竟当时唯一出路和规则就是这个样子嘛。贫道是不喜欢大国崛起编剧忽悠人的态度。
当然,中国在这个时期确实是什么背运都凑在一起了。如果中国在19世纪后半叶处于康、壅、乾王朝统治阶级还英姿焕发的时候,土地兼并已经流民问题还不到一 触即发的时期,中国在工业化来到时中国也许会选择德国人一样的道路。但到了中国任何一个王朝后期都会碰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的问题,一碰就散架。

老毛子的故事

不知道为了什么,大国崛起的编辑把俄罗斯的崛起分成两集。前一集写了沙俄时期的“崛起”,后一集写了苏联的崛起。因为贫道看来,沙俄时期俄罗斯并没有崛起。只有在十月革命后才实现过崛起。

俄国崛起道路更进一步证明了只有做先进生产力代表才能崛起的理论。俄国看起来似乎也走过西方大国崛起的道路:1533年前的俄国只有西到现在的西部边界, 东到乌拉尔山以西,南部刚进入伏尔加河流域,连现在的喀山、斯大林格勒都不占有。西班牙扩张时期,俄国占有了伏尔加河流域并跨过乌拉尔山。荷兰扩张时期, 沙俄同样不失时机的扩张到西伯利亚地区,领土一直延伸到日本海。英国扩张时期,沙俄又占领了现在的芬兰、波罗的海几个小国和波兰的大部分、乌克兰和中北亚 广大地区。也就是说,俄国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充分的领土扩张。
问题在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都在这样的扩张中成为世界级强国,而俄罗斯怎么会在这个时期虽然有时候貌似强大,但实际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这些国家呢?编剧似乎在回避这个问题。
大国崛起的基础是经济实力急速扩大,并不仅仅是领土的扩大。在殖民时期,能够从殖民地掠夺到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并在市场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是奠定强国的基本 条件。成为一个时期代表性的生产力方式才能崛起。西班牙、葡萄牙通过掠夺美洲的白银,在东西方最主要贸易中换取了欧洲最重要的商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 表。荷兰创造了最合理的资本运作方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通过直接占领香料产地并控制贸易通道实现了强大。英国和法国通过黑奴贸易和奴隶劳动获取大量商 品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尤其是英国通过最早开始工业化,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在19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所有这些国家都在一个时期参与、控制过最主要经济 活动有关。
但沙皇俄国的殖民活动却远离这些内容。沙皇俄国新占领的地区中,只有西伯利亚和中北亚地区可以提供大量的皮毛形成商品交换。但皮毛并不是这个时期最重要 的,贸易量最大的商品。而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波兰和乌克兰等农业区并不能提供巨大财富,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口密集,剩余财富非常少。除了靠能够提供大量兵 源,以及拥有广袤国土使敌国军队难以最终征服以外,俄罗斯在这个时期什么也不是。
彼得大帝包括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不能说没有为俄罗斯的崛起费尽心机、呕心沥血。他们对西方的向往不能说不迫切,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经济不能说不认真。但一 点作用也没有。这种努力与回报的巨大反差,是俄罗斯产生了托尔斯泰等作家写出大量悲情色彩文学作品的根源。对以上逻辑,编剧确实进行了描写,甚至都很充 分,但编剧就是不愿意把其中真实的东西揭示给受众,因为这会把这个时期整个西方崛起的奥秘牵连进来。
第9集说的是苏联,这才像个大国崛起的故事了。编剧是这样安排苏联的崛起道路的:
“俄罗斯是一个崇尚英雄、需要英雄,同时也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治家的个性气质曾决定性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彼得大帝的改革,拉近了俄国和 当时欧洲强国的距离;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造就了一大批独立思考的俄罗斯知识分子;而列宁对革命的执著,则使这片土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类开拓新航道的历 史重任”虽然“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信仰者都认同: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应该首先在工业基础发达的英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轫, 工业基础薄弱的俄罗斯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列宁抓住了提供给他的布尔什维克的机会,来做他想做的事情”,按照马列主义搞了一场无产阶级革命, 建立了新政权。

然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国内饥荒,列宁搞了新经济政策,并且尽量对外开放,经济有了很大起色。
后来,“斯大林看来,时过境迁,新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了,因为苏联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经常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他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于是搞了个计划经济,结果:“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于是,10年时间工业产值达到世界第二,欧洲第一,当然算实现强国了。
看来,我们的编剧是个英雄崇拜者。一个列宁,竟然靠自己的勇气否定了一个规则,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搞了场工人阶级革命。一个斯大林,在新经济政策好好的,因为自己“着急”,就搞了个前所未有的计划经济,还真成功了。
这说不过去的。
任何一场数以百万计人参加的大革命都不是几个阴谋家能够发动并且成功的。依靠当时仅有的十几万产业工人在数千万人口国家搞一场成功的革命,只能叫政变。实际上,十月革命并不是一场工人革命,而是一次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组织的,打着无产阶级革命旗帜的农民革命。
十月革命的主力一直被描绘成工人。其实,无论从革命开始就一直是主力军的,农民成分为主的士兵,到成功后延续几年的土地革命,以及因此引起的国内战争和对 外抵抗战争,主要参加者都是农民。是农民有强烈的改变自己地位的需求才形成这场革命。一个国家不可能因为少数人有改变自己地位的想法就能成就一次成功的革 命。
1860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贵族和农奴体制改变为自耕农和地主体制。农奴制并不产生与生产资料不结合的劳动者,农民都会有碗饭吃。也就是不会产生破 产农民。但只要经济成分主体是自耕农,就一定会不断产生破产的,无法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游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在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贫农和失地农民 对这个制度有强烈的变革冲动。这个时期的工人即使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冲动也不可能强烈。工人参加这场革命,只能是因为工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够为这场 革命的成功提供更大的保证。
列宁不是神仙,没有改变一般政治变革的基本规律。
俄罗斯在这个阶段的崛起被描绘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第二部分是计划经济。编剧都大约用2800字左右的分量来进行描述。
编剧显然很看重新经济政策时期,对这个时期“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取得的成就都进行了赞扬。对苏联为什么在新经济政策施行的好好的却选择了政府干 预方式的计划经济,以及计划经济带来的成就和问题,看法是含糊的。总给人一个印象:计划经济是权宜之计,是斯大林的一次冒险,是正常发展中的一种例外。电 视片暗含这样的意思:在上世纪20年代末苏联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选择中,虽然计划经济取得了成绩,但最终被证明为失败的。如果延续新经济政策,也许会 更正常一些。这种看法也是中国现在知识分子的普遍看法。
所有后期工业化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最重要问题是能否给工业化提供巨大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到上世纪20年代,重、化工业投入的资金惊人的高,已经不是早期轻工业的投入概念了。
对工业投入大量资金有两条路,一条是提高国内积累率,一条是有外来援助。这个时期的苏联是很难从国外引进资金的。不仅存在帝国主义封锁问题,最主要的是这个时期全球对外投资都非常少。即使得到些借款,也是要还的,也是要回到国内积累率的。
《发展经济学》研究发现,对于后起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所谓“低水平均衡陷阱”。这个陷阱通常包括这样两个关系:
人均收入低,国家贫穷,消费会略小于收入,积累率很低。积累率低,投入工业的资金规模就小,产业进步机会小,收入增长就慢。收入增长慢,积累率就低。这种均衡状态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
其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原因,都处于少数人占有大部分资产的状态,制度会倾向于保护少数政治和经济权贵的利益,加大了收入分配悬殊趋势。多数人收入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使积累率、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可能性降低。这会进一步延缓工业化进程。
苏联如果继续新经济政策,结果一定会陷入这个“低水平均衡陷阱”。这也是被革命后第一个10年依然没有摆脱农业国地位可以验证。正像片中介绍的“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
在一个相对封闭条件下的农业国提高积累率的方法显然只有一条途径:通过国有化形成政府控制资源配制权利,通过“剪刀差”“剥夺”农民,并通过减少轻工业投入降低消费率。由于苏联已经解决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第二个,也就是私有制问题,因此他们很容易的实现了计划经济模式。
所有批评计划经济不就是两点吗?一个是干预市场规则,一个是降低居民消费水平。可这是提高积累率时的有意选择和必然结果呀。
但是,这成为这个时期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难道不是吗?不要说苏联在这个时期短短10年就从不到德国工业产值的一半到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就说中国,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也就是60年代就完成了工业化,而采取“新经济政策”的印度到今天还达不到中国40年前的水平。
当然,编剧没有列举韩国、新加坡、泰国的例子,因为说这些国家崛起了怕大家笑话。不过编剧恐怕是很想把这些国家做一集的(中国主流舆论成天就是这些例子)。这样他们可以说明这个时期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实现过经济高增长,包括拉美国家。
后期工业化的根本问题——巨额投资问题始终存在,但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有了条件变化。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工业国的制造业投资已经接近饱和,世界 “先进生产力”开始向“后工业化”发展。在后工业时代初期,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剩余资本”。这些主要是以政府贷款方式溢出,和为了东西方对抗的“援助”溢 出。这些资本总量还很小,对于支持一些“后院国家”和与社会主义对抗前线国家和地区是可能的。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弹丸之地还可能取得充裕 资金。对于中国这样6、7亿人口国家,就算中国共产党投降了美国,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因此斯大林创造了“工业化-殖民”时期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斯大林是天才,但也一样是时势造英雄。
计划经济肯定有自己的缺陷,因为任何选择都必然失去另一个选择的好处。选择了高积累就难以回到农、轻、重的均衡发展。而且计划经济本身否认服务业创造价 值,这就在60年代以后失去了“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尤其是赫鲁晓夫、波烈日涅夫把东西对抗作当成沉醉在“超级大国”美梦的襁褓,强化了自己弱点而更 远离另一种选择的机会,是苏联失败的根本。一个崛起的大国很容易走向称霸世界的最终道路上,尤其是像俄罗斯这种本来就崇尚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
目前,主流经济学家谈到计划经济时完全是一种鄙视态度,似乎计划经济一无是处。完全是领导人拍脑袋选出来的错误路线。贫道真搞不清楚这些主流经济学家到底有没有学过历史,有没有点历史观。

山姆大叔的崛起

美国的崛起也用了两集。因为美国整个崛起道路确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比照西方先起国家殖民扩张和资本积累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利用特殊条件和机会控制和操纵世界经济规则的阶段。
先说第一阶段。美国独立后,实际是个农业国。而且一直到18世纪后期世界还处于农业时代。美国独立后马上面临强化一个巨大农业国的地位和迅速吸收资本和资源实现工业化的要求。
独立后的美国是个各州独立性很强的邦联国家。而后很快成为一个中央权利相对集中的国家。前面讲过,一个大国的形成首先要是个中央权利相对集中的国家。松散的联邦体制无法产生一个大国和强国。
对于这段历史,编剧引用一个现代美国历史学家的话说:“在1787年宪法中,关于成立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 毁。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也就是说,编剧把1787年的制宪会议的召开目的说成是美国的“智者”们早就有了实现一个超级大国的理想,因此首先要建立一 个有中央集权能力的国家。为此召开了制宪会议。
这是个大瞎话。因为联邦宪法制定者虽然决定聪明睿智,虽然有理想有抱负,但都只会关心当时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去憧憬美国100多年后成为世界霸主。
究竟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为什么要急忙建立一个中央集权体制呢?事情是这样的:
独立后的各州都是一院制的议会,州的事务都由州议会投票决定。议员确实是选举产生的。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理想”的民主制度。但这个制度肯定有“缺陷”,就 是将必然产生多数穷人控制议会的局面——因为穷人总是占大多数。于是,各州的议会上穷人试图通过发行纸币的方法“赖”掉欠富人的债务,很多州竟然还真的通 过了这样的议案!于是,整个富人阶层大惊失色。而且说实话,在贫富差距明显的范围内实现“一人一票制”的民主,一定会破坏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还 有一个因素:独立战争时期邦联发行了大量债券,这些债券多数流到富人手里。邦联没有税收权利,因此这些债券的兑现几乎是没有希望的。这才产生了富人们通过 建立一个有力量的,能够镇压各州穷人和兑现国债的,能够废止各州侵害富人权利的纸币发行权的联邦政府。这是当时制定联邦宪法的全部目的!
编剧让一个耶鲁大学的现任教授说话,却不引述联邦宪法制定者的话。
宪法起草人之一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一点也不隐讳制宪的目的:“多数人由一种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少数人的权利就没有保障……应该组织这样的政府,使富裕的少数人得到保护,不受多数人的侵犯”
宪法奠基人汉密尔顿在制宪会议上说:“所有的社会都分成了少数派和多数派。少数派包括富人和出身名门的人士,多数派包括人民大众……应该使少数阶级在政治上享受特殊永久的地位……人民,人民是一个大野兽!” 制宪目的是使“富裕的少数人得到保护,不受多数人侵犯”。
对于为什么要组织一个范围更大的而权利集中的联邦,麦迪逊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社会越小……组成多数的人数越少,他们所处的范围就越小,他们就容易联合 起来,执行他们压迫其他人的计划……把范围扩大,就可以包容更多的利益集团,全体中多数又侵犯其他公民权利的共同动机可能性就小了”。也就是各州议会因为 利益相关的穷人多,容易形成统一意见。这是组织范围更大的联邦的基本原因。
人家宪法制订者一点都不掩盖制定宪法的目的!
耶鲁教授的话,基本是屁话!独立后的美国根本不像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一样,面临列强的侵略。这个时候世界上唯一能威胁美国的国家——英国与法国——正在互相 打仗,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来管美国的事情。相反,一旦英国试图遏制美国,法国就帮忙。如果法国想占美国的便宜,英国就帮忙。哪里有什么“会被欧洲列强所摧 毁”的威胁?而且紧接着欧洲就发生法国革命和拿破仑对欧洲列国的战争,没有任何人会试图和感觉有必要摧毁刚独立的美国。
大国崛起编剧的忽悠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贫道承认,联邦宪法的制定者确实是美国的精英,联邦的建立确实为美国人长远利益奠定了基础。但贫道再想夸赞这些精英,他们也不可能做他们根本不可能做的事情——深思熟虑以至于能够为美国百年后称霸世界做准备。
美国第一次崛起是从独立后到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和势力扩展过程。美国面临的问题是:西部有一个不亚于中国一样适合做农业和畜牧业的,印第安人居住的广袤 土地。但缺少的资金和人口。而美国当时本身只有300万左右人口和少量资本,根本不足以开发这些地方。就像90年代初期的中国广东人一样,美国人意识到这 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招商引资”。
于是美国人开始了一场长达上百年的,官方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
南达科他州拉斯莫山上的4座花岗岩巨像,是开国元勋华盛顿、杰斐逊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4位总统。贫道以为美国人之所以认为他们伟大,最重要 的在于他们一贯的坚持了特殊的“招商引资”活动。前几天看到有人援引《THE NATIVE AMERICAN》的内容:“乔治?华盛顿:用印第安人的人皮可以制作出优质长统靴!托马斯?杰弗逊:美国必须灭绝印第安人!亚伯拉罕?林肯:每十分钟屠 杀一名印第安人!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不是么?美国政府有效地组织了军队从东向西,从南往北屠杀了数以千万计的印第 安人,占据了他们广袤的土地。然后,他们制定了非常优惠的“招商政策”,开始向欧洲人高唱:“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于是欧洲国家 的投资者带着他们的资本和技术,劳动力带着他们的财产、和技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发财梦。美国人口从300万迅速增加到3000 万。美国人的“招商引资”绝招恐怕让东莞的招商办主任也目瞪口呆!!美国具备了崛起的资源条件。这是欧洲人后裔继承了西方文明精髓后因地制宜的创造。片中 赞扬到:“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 ——一点没错——只要死掉的印第安人尸体被挪走以后。
随着资本引入、人口的增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对西部原始状态开发的巨大需求,美国具备了工业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切。一群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传统羁绊的人 为了发财走到一起来,所有创造性都会发挥出来。同时,美国人在电力和电器产业成为工业增长最快时期创造了世界最大的电力和电器产业,于是美国在19世纪末 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到19世纪末,市场问题一样成为美国的问题。美国在19世纪,末国内矛盾一样开始尖锐起来。好在美国周边没有西方大国,用“鼓励民族解放”的手段从西班牙人手里把拉美作为自己的后院,以及占领太平洋岛国和菲律宾,都不会引起列强的强烈不满。
象他们的祖先一样,美国人延续了世界霸主地位。这在接着一集里进行了论述。
编剧用一半篇幅说了一个道理:市场经济带来了行业垄断;行业垄断造成了工人生活越来越困苦,并且破坏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于是,美国在二战前通过与垄断巨头坚持不懈的斗争,成为美国保持强国地位的一个基础。
接着用了半集左右说这样一个道理:自由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生产过剩,经济危机。但是美国有个伟大英明的,感人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他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调节的经济运行,成为保障美国巨人的第二条腿。
于是,美国一直强大到现在。
贫道不清楚的是,即使是美国石油行业垄断最严重的时候,美国也还有十几个大的石油公司,几十个汽车制造公司,几个飞机制造商。美国反垄断反了这么多年,石 油公司比以前少了不说,怎么汽车只剩下3家,飞机剩下1家!1家还不彻底垄断了,美国的市场规则怎么了?还是美国政府促成了麦道与波音的合并。垄断问题对 美国人霸主地位危害这么大,反垄断这么重要,美国人这样做不是试图挥刀自宫吗?
还不清楚的是,新政也就是三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的权宜之计。政府直接投资政策在美国早就不用了。而且美国经济增长最快,各方面领先世界最大的时期,是80年代后期到现在。而这个时期美国是新自由主义最昌盛时期。美国放着自己的崛起绝招不用,干吗非要挥刀自宫呢?
其实,无论是反垄断还是政府收支扩张,都在一个方面起了作用,就是消灭了低收入阶层,形成中产阶级化。中产阶级化使内需扩大,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 在上世纪初开始形成了高税收、累进税率,用“社会主义”手段剥夺了富裕人口的收入。个人收入的累进税把增量资产中富裕部分人的收入剥夺了很多,房产累进税 又把富人的存量资产剥夺很多,这些东西很多用来补偿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地区的人。同时,最低工资制度和强制性劳动保险的实施,都使中产阶级的产生机会大大 增加。中产阶级多了,购买力就强了。购买力强了,生产过剩产生的经济危机就少了。真是“资本家用资本主义手段剥夺劳动者剩余价值剥削走,政府用社会主义手 段把资本家的收入剥夺回去”。于是,社会安定了。但这与美国的崛起没有关系,因为同一时期,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采取了同样的政策,都实现了中产阶级化。要 找美国至今能够称霸世界的原因,只能找点别的。
其实,编剧说了半天,还就最后一句话才与事情有点关系:
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论述这个问题,贫道学问还有点欠缺,就不说了。

故事里的故事

最后一集大国行思,编剧显然想对这些大国的崛起做个总结,以启发中国人在崛起过程中需要注意点什么。
编剧首先用“大国之谜”来探讨大国依靠什么才能崛起。这个问题其实很不好回答:要是秘密真的被知道了,把握住了,这个世界大国就多了去了。大概出于这个原因,编剧把大国崛起的原因说得尽量复杂点。
编剧先应用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保罗?肯尼迪的话说:“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大国的崛起。”
接着,国家统一、制度健全,而且政府直接参与和支持经济活动被放进大国崛起的药方篮子里。列举了葡萄牙、西班牙的例子。
第三,编剧声称:“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列举了英国、法国对文化名人的尊重例子。
第四,就是这个国家要能“体制创新”。列举了荷兰股份制的创造,英国贸易体系的创造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第五个药方是给后起国家开的,内容为“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列举了彼得大帝去荷兰造船厂做工人的例子,虽然此后 上百年俄罗斯也没崛起。然后用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的话说:“现代化的过程,它是一个入流的过程。所以后发国家要起来,它得要入流,你不入流你就要落 后。”
说了5点还不够,编剧最后说:“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也就是说,药方单子长着呢。
贫道师傅的姥爷是四川名医,人称“李八味”。也就是无论多严重的疑难杂症,李大夫的药方都不会超过8味。其实,中药配方讲究主、辅、佐、使。其中主药往往 就一两味。很多“偏方”治病往往也就一两味,照样治病。如果你看某中医大夫给你开的药方动辄十几味甚至二、三十味,写满一张纸,抓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贫道就不大相信大国崛起编剧的药方子。因为药味太多。
贫道看来,大国崛起的原因看起来无论千变万化,只有一点是真的,就是能抓住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机会。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了。
要分细点,这500年世界大国崛起的道路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道路,一种是苏联和中国现在走的道路。
走前一种道路要成为大国,就是要用暴力手段在全世界攫取尽量多的经济资源,使自己拥有最大的经济优势并成为最富有和强大的国家。虽然血腥味和暴力是特点,但“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一定要把握住。
在农业时代,怎么看西班牙、葡萄牙都没有条件成为世界霸主。因为他们的农业资源有限,也不可能通过暴力向南与强大的阿拉伯人斗,也不可能侵占北面强大的法 国农业区。但是,他们通过一次机会发现了通向亚洲的道路和美洲,于是通过暴力攫取大量美洲白银,创造了最有“效率”的贸易方式并使自己在东西方贸易中占据 主导地位。这就成为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了。
荷兰创造了最适合强盗经济的筹资方式——现代金融体系。于是夺取南非、马六甲海峡周边诸国使自己控制和主导了东西方贸易。成为接着一个阶段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英国掌握了荷兰的筹资手段,恰好占领了世界最广袤的农业区之一——北美,并通过暴力手段进行黑奴贸易,以及用暴力手段建立和维持了高效益的奴隶劳动,从而使自己成为控制世界最多资源和市场的国家,理所当然的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终于成就了一个大国。
很多人把这个时期称为“商业时代”。但是,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还是英国,所谓的“贸易”都不是纯粹的“市场规则”,都加进去了“暴力占有”这样一 个非市场经济规则。葡萄牙、西班牙人向东方国家买东西的钱是“抢”来的。英国、法国包括后来的美国占有的农业资源是抢来的,而且在农业生产中,奴隶的劳动 价格是暴力维持,并没有“交换”规则的。因此,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殖民地建立和瓦解过程中,所有的商业活动,生产活动都被涂满了无辜者的鲜血。这 种鲜血还不是马克思说的“资本”剥削的“鲜血”,因为资本剥削是“市场规则”。早期崛起国家身上的鲜血很明确的来自枪炮、大刀、铁索、皮鞭和棍棒。因为没 有这些,这些国家不可能在市场经济规则中通过贸易占有任何优势。
德国、日本、美国是后起现代化国家。
从道理上说,这个时期抓住新技术带来的新的工业产业机会,依据自身人口数量和素质,通过比别人更艰苦的创造和更有效的劳动,一样可以成为大国。但是,由于 工业生产需要市场和资源,工业发达程度与市场规模和资源供给能力相关。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全球化”,但是各宗主国控制和分裂了世界市场和资源供给能 力。如果一个国家制造业已经能够满足本国需要情况下,无法顺利将商品卖到其他地方,就成为建立一个大国的瓶颈。于是,在德国、日本、美国的工业化达能够满 足本国市场的19世纪末,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就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
尽量占有工业化需要的市场资源也有两条路。一条是通过暴力迅速把还没瓜分完的地方占领或者赶走力量薄弱的宗主国,另一条是用暴力直接攻击宗主国的本国或者殖民地。
日本和德国采取了第一种方法,美国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显然美国选对了。美国大兵把枪炮对准印第安人、菲律宾人、太平洋岛国的野蛮人,投入产出比显然要比 德国人对准英国和法国军队好。从已经衰落的西班牙人手中,用策反方式控制市场和资源要比日本人海军与美国海军争夺岛屿容易有效果。于是,美国成为此后的绝 对大国。
到二十世纪中期,世界又发生变化。殖民地纷纷独立,宗主国分割市场和资源做不到了。这个时候中国和苏联开始有崛起的条件。中国和苏联不可能用西班牙、葡萄 牙、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用暴力手段获得工业化资本(苏联还继承了沙俄扩张的巨大资源,中国则一点机会也没有了),因此,于是采取了中央政府用非 市场经济规则集中和配制国内资源,以重工业为先导快速实现工业化。由于这两个国家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同时国际市场并没有严重的壁垒,因此可以采取和平方 式创造一个巨大的、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这个时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就是说,到上世纪50年代以后,任何后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大国要迅速崛起,最合理 的方法是通过国家配制资源手段提高积累率取得发展资本,并迅速形成一个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于是苏联、中国崛起了,而印度、埃及、巴西等美洲、非洲的大国 没有能崛起。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小国无所谓崛起,因为他们太小,无法也不必要建立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编剧画蛇添足地用了个“大国之惑”来解释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暴力活动。编剧开篇先用“大国崛起以后,将会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呢?接着中叙述了德国、日 本、法国对先起大国的殖民地争夺战。完全把欧洲人在美洲用屠杀几千万印第安人、在非洲用捕获黑奴时死亡的上亿黑人给“省略”了。这不怎么公平。显然编剧认 为:“文明人杀文明人”是战争,“文明人杀野蛮人”是“冒险”。
怎么看都觉得这样的东西不是一个被侵略、奴役过100年的国民写的。
也许,编剧想得出一个:“大国崛起不见得要对外侵略”的结论。因为现在西方国家做贼心虚,总觉得中国今天的崛起最终要用军事手段称霸一个地区甚至世界。但是编剧用掩盖西方国家崛起中全部用暴力来实现的事实来说明这个观点,却变得欲盖弥彰。
一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是否必须用对外扩张做先导,是经济条件决定的。不是“军国主义”决定的。
贫道前面分析过,在农业时代,可耕地数量决定民族繁衍规模。中国由于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可耕地面积,可以在这个地方演绎出农业时代辉煌的文化,因此3000 年来始终没有采取军事扩张来强国。郑和下西洋没有在商业和殖民活动方面有所作为,一是中国文化人嘲讽的史料。但郑和所去的地方,确实没有什么可与中国交换 的。同时,大明皇帝也不需要对外殖民。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崛起,则因为这个半岛国家本来就缺少足够的耕地实现一个强大的民族。于是对外侵略成为唯一选择的 出路。后来,无论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农业社会期间有的国家没有采取军事扩张政策,有的国家采取了军事扩张政策的 根本原因。
到了工业化时代,从道理上讲,土地面积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工业创造财富的能力需要巨大的市场和资源。工业化初期恰好是殖民化的末期,先发 国家将世界市场分割开,形成贸易壁垒。后起国家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国内市场,就不得不选择从先发国家手里夺取殖民地的手段。于是在开始的前200年,世界充 满了血腥的战争。
到了殖民化结束后,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统一市场。即使一个国家可能对其他国家的商品有贸易壁垒,但不再会是一个“国家体系”对其他国家采取贸易壁垒了。尤其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在国际间流动量巨增,资本流动的限制越来越小。于是,在二战结束到现在60年间,已经很少有为争夺经济增长空间的战争了。很多 人说美国侵略伊拉克的目的是争夺石油资源,其实自己心里也知道道理有点说不过去,分析方法有点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根本无须通过战争来扩大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些道理连西方人也心知肚明,根本不需要解释。大国崛起编剧做了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大国之路”一段说的是今天要成为一个大国的出路。编剧给出两点:
“如果说,六十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技创新的能力。” “欧盟式”的和平发展,为新兴力量的大国之路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注脚”。
也是说,只要抓住科技创新,抓住国际合作,大国梦就实现了。
看起来编剧说的有道理,但总感觉有点忽悠人。
今天的世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也就是服务业创造的GDP开始高于工业。同时,世界进入到一个生产要素流动(除了劳动力)的国界限制越来越弱的时代。这个时 代要成为强国,绝不仅仅是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东南亚国家在80到90年代科技创新也搞了,国际合作也搞了(东盟),但一场金融危机,二、三十年辛苦就泡 汤了。真正“一夜回到解放前”。编剧用“连被人们视为罪魁祸首的美国索罗斯基金也不能置身事外,它很快由赢家变成了输家,一度损失了20多亿美元”来掩盖 一个事实——“谁制定规则谁才能生存”是今天大道理。
美洲国家也崛起过,巴西、阿根廷在90年代比他们原来的宗主国还富裕。在今天的金融体系和运作规则下,几场债务、金融危机就回去了。东亚东南亚也崛起过, 人称几条龙。结果被同样的规则给打了回去。在虚拟经济时代,美国、英国是靠他们制定的经济、金融规则来控制这个世界的。他们开始少生产,越来越依靠贸易赤 字来生活。因为只要贸易项下的赤字能被金融项下的盈余所弥补。只要世界上和活钱都向美国流入,美国人就能过得有滋有味。美洲几场金融危机,钱跑到美国、欧 洲了。亚洲一场金融危机,钱又跑去了。这个时期美国只要控制着与黄金不挂钩的美元体系,只要能时不时的用金融危机把钱赶到他们那里,只要动不动就在其他地 方搞点动乱和战争,钱也会往美国跑。一个国家能够把贸易赤字近二十年来从几十亿扩大到几百亿,从几百亿扩大的几千亿,现在很快就达到上万亿级别,几乎占美 国民品生产的一大半,还能活得兴高采烈,不是没有点原因的。
只要世界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规则是传统大国,尤其是美国掌握着,其他国家要崛起就必须玩点小猫腻,不断骚扰、破坏规则并迫使规则的重新确定。泰国前几天要是还老老实实地按照97年西方制定的规则走,恐怕又要回到解放前一次。
看完最后一点后觉得,整个片子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教育中国人要口服心服地相信西方大国崛起确实是人家有创新、冒险精神,人家就是比咱们有志气。教育中国人要老老实实地遵守西方制定的规则,千万别有什么怀疑。
哎,谁信谁是傻子!

后记
看到很多人赞扬大国崛起是个好片子,说看了以后很受启发。几个同学也认为确实讲了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事情。觉得有点奇怪。昨天与一个朋友两家聚会,他正上高二的儿子说:“大国崛起没什么希罕的,大部分都是我们高中课本讲过的”。贫道才悟出了这里的道理:
想起来确实是这样,编剧年龄大约与贫道差不多,顶多也是个老三届学生。贫道的同学大多是50岁左右的人,而且现在当红的所谓“专家”也都是这个年龄。这个 年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真的学过“中学历史课”。文革前的中学历史课本虽然讲得也很全,但一些老三届学生正逢文革没有学。后来一直到80年代初中 学也没有正经历史课本。因此,现在上到近60岁,下到45岁左右的人虽然位置都可以,但却没有读过中学历史。而没读过中学历史,也就基本没系统了解过历史 ——除了后来读历史系。
这就明白为什么《大国崛起》出来后会有那么多人说好,那么多人说不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朝与朝鲜/琉球/安南的关系

http://ido.3mt.com.cn/pc/200511/20051104243093.shtm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提到在中法战争爆发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先是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随后又派兵入朝对日作战。

有 些人感到很奇怪,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都被外敌打败,丧师失地,积弱已久,为什么还要出兵国外?实际上,清政府出兵国外,一方面是为了援助朝鲜、越南。另 一方面则更是为了行使宗主国的权力,保护自己的属国。这是因为清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上种宗藩关系,周 围各国向清政府“称藩纳贡”,受清王的册封。所以纵使清朝已经衰落,但它还是要维护自己“天朝上国”的尊严,庇护属邦;担负起自己作为宗主国的责任。虽然 日益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最终不仅没能保护好自己的属邦,而且连自己也沦为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但是这种宗藩关系在历史上毕竟是客观存在的。现将清 朝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一、清朝与朝鲜的关系
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亲密关系(明洪武元年。朱元 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l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李?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 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
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 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来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把侵略予头指向朝鲜。1976年1 月,日本一方面派远征从对 朝鲜进行侵略,胁迫朝鲜订约通商。另一方面派人来华交涉。当时总理衙门答称:中国向来不干预朝鲜的内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题发挥说,中国既不过问朝鲜事务, 所谓“属国”只是空名,日本决心以“自主之邦”对待朝鲜,遂于1876年2 月26日迫使朝鲜签订了朝日“江华条约”。“江华条约”明显暴露了日本排斥中 国在朝鲜“宗主权”的野心。
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鲜的步伐,先后酿造了1882年“壬午兵变”和1884年的“甲申政变”。“虽然由于清军的 迅速行动平息了这两次事变,但日本还是趁此迫使朝鲜签订了1882年的《仁川条约》和1885年《汉城条约》,扩大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权益。由于日本并不 满足于这些利益。在其准备就绪之后;就发动了侵略朝鲜继而侵华的甲午战争。清军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确认朝鲜”独立“,清朝与朝鲜 的宗藩关系结束。

二、清朝与琉球的关系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冲绳。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 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 都有清朝使节前往册封与庆贺、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直 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清朝的藩属。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讽示流球朝贺。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物。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 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 月。日本强令琉球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 6 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统治之下。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 月密遣 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来华,呈递国正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 ;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 月30 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1879年7 月3 日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
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吞并。清朝与疏球的宗藩关系也就遂告结束。

三、清朝与安南的关系
安 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时处在黎氏王朝的统治之下。16世纪初分裂为两个对立的封建集团。北方郑松集团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则为阮潢集团所控制。 为了对付南方的阮氏集团,郑氏集团急欲结好清廷。1660年(顺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节到清朝朝贡,清朝随即同意册封黎维棋为安南国王。原来割据于安南 南方的阮氏集团到17世纪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国。1702车,阮福?派遣使节来中国,请求清廷册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绝,于是自立为王。1803年,阮 福映改安南为越南国,清政府命广西按察使齐布森出使越南、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19世纪40~50年代。法国开始武装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强迫越南 签订了第一个《西贡条约》,把越南南部六省变为法国殖民地。1874年3 月,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在条约中法国“承认”越南“独立自 主”,但须由法国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认中国的“宗主权”和确立法国在越南的特权地位。1875年5 月,法国将这个条约通知清政府,并要求中国约束黑 旗军。
清政府一再强调中国对越南的“宗主”保护责任,并指出在越军队是应越王之请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来中国朝贡,法国也 未加阻止。1883年,法国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签订了越法《顺化条约》,越南承认并接受法国的保护权。1884年6 月,法国强迫越南签订了第二次越 法《顺化条约》,确立了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中法战争结束后,1885年6 月,中法正式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了法国 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

四、清朝与苏禄、缅甸、南掌和暹罗的关系
苏禄是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1726年(雍正四年),苏禄国王遣使到清廷朝贡。
1754年,苏禄国王上表请以苏禄国土地、丁户编入中国版籍,乾隆帝婉言谢绝。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朝与苏禄王国的交往遂告中断。
清 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缅甸。1769年,清政府派大学士傅恒督师入缅,缅甸国王孟驳惧而求和。双方议和之后,缅甸派使节朝贡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国。 1790年,清廷派遣使节前往缅甸封孟云为缅甸国王。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在英政府制造事端挑起侵缅战争的过程中,清政府曾经 提出交涉。英国政府一面推倭说事先不知中国对缅甸的宗主权,表示不损害中国在缅甸的权利,一面又加紧侵略缅甸。英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缅甸首府曼 德勒,俘虏了缅甸国王锡袍及王后,并于1886年1 月1 日宣布将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完成了它对整个缅甸的吞半。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 议,中英双方进行了谈判,1886年7 月,在北京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 物”。清政府虽然达到了使英国“勿阻朝贡”的谈判要求,但实际上清朝与缅甸的宗藩关系已不复存在。南掌是今天的老挝。18世纪初,南掌发生分裂,在其北部 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国,清王朝仍称之为“南掌”。1927年(雍正七年),琅勃拉邦王国开始向清廷朝贡。
1791年,琅勃拉邦王国遭到万象王昭南的干预,琅勃拉邦国王阿努鲁被迫逃往曼谷。
不久,在清朝的帮助下,阿努鲁重新回到琅勃拉邦进行统治,直到其子曼塔图腊统治时,仍与清廷往来密切,清廷还对其颁发了敕印和诰命。1893年,琅勃拉邦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清朝与南拳的宗落关系也告终结。
暹 罗是今天的泰国。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 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 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 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 (《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德意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

五、清朝与浩罕、阿富汗地区的关系
浩 罕是18世纪乌兹别克人在中亚建立的封建汗国。1759年(乾隆二十四),清军在追击新疆叛匪大小和卓的过程中与浩罕汗额尔德尼直接发生关系。额尔德尼主 动以外藩附属于清朝,向清廷朝贡不绝。至19世纪初,浩罕在表面上仍装模作样地向清朝表示“恭顺”,而实际上却不断向中国侵略,吞食中国领土。1876 年,沙俄吞并浩罕国,置费尔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清朝初年,阿富汗地区处于分裂状态。1759年,巴达克山东面的博罗尔都遣使向清朝朝贡。1878年,英国占领阿富汗,清朗与阿富汗的交往遂告中断。
清 朝与周边国家的宗藩关系及终止情况大体如此。另外,关于西藏和外蒙古的问题也需在此一谈。众所周知,清政府在西藏和外蒙古行使的是完全的主权。而当时的英 俄等国则一直妄图以宗主权代替中国在上述地区的主权。英国一再否认中国在西藏的主权,认为清政府在西藏只拥有宗主权。英国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遭到了清政 府的坚决反对??国在外蒙古行使的也是完全的主权。辛亥革命后。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迫使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同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使中国政府丧 失了在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利益。因此,对于主权和宗主权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决不 能??主权的地区也说成是宗主权。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把宗主权与主权混为一谈,坚决反对以宗主权代替主权。
清朝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清朝“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赐与印玺。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 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 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 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 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由 此可见,清朝与周边国家的这种宗藩关系和近代西方国家间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却是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和西方殖民国家的宗主国与殖民地 之间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更是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天壤之别。
尼泊尔,数千年中华帝国的最后一个宗藩。
民国建立后,袁世凯曾想邀请尼泊尔加入五族共和,可惜尼泊尔当时已为英印所控制。

清王朝和尼泊尔的宗藩关系是非常现实的国际战略关系。
清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其文报中将英印称为“披楞”,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以为是一个什么远方的小国,而没有予以理会。
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此时的清王朝已对国际形势有了明确了解,制定了结好尼泊尔,维护其藩属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尔也惩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殷鉴,积极维护和中国的关系。
中尼的宗藩关系从国际法上大大延缓了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对我国西藏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保护。
太平天国运动扰乱大清国,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出兵携带大炮到中国内地助剿。中国婉拒。

2008年2月13日星期三

1500年前粤西土著如何生活?

1500年前粤西土著如何生活?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newdaily/yw/zd/200708220020.asp

  考古领队冯孟钦在向记者“复原”当年俚人村寨盛景。


  □粤西最大规模发掘填补突然消失的俚人考古空白

  □山顶城寨船形墓葬炭化稻米破译其独特文明密码

  随着粤西一带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接近尾声,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冯孟钦等专家的视野里,被历史掩埋了千年的粤西土著人生活图景开始丰满起来。

  山顶建寨、挖坑储藏稻米、奇异船形墓葬的习俗,以及大批与汉人生活区不同种类、器形的陶器出土,让冯孟钦等人将之与业已消失1500多年的俚族文明进行比照,会不由自主地联想:昔日“断发纹身、椎髻跣足、居住干栏”的俚人部落是否可与眼前的这个奇异文化遗存划上等号?

  由于此前的俚人考古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冯孟钦等人对这些奇异的古代遗存展开了艰难的破译工作。“7处遗存的年代与历史上俚人活动的年代一致,加 之其有别于同时期周边其他族群的特点,它们当属俚人遗址。这些遗存印证了俚族文明从东汉至唐数百年间的鼎盛时期,以茂名一带为中心的活动足迹。”冯孟钦 说。

  数百件器形怪异的陶器、数十个风俗迥然的墓葬及7处古人生活遗址的连续出土,堪称广东发现的第一批系统的有关俚人的实物资料。专家告诉记者,这个曾经因巾帼英雄冼夫人而威震一方,在唐初短时间消失、演变的民族,因为此次大规模发掘而被填充了前所未有的丰富注解。




  发现独特遗址

  怪异陶器揭开俚人文明神秘面纱 

  为配合洛湛铁路施工,2006年,省考古所开始对茂名境内铁路线进行全线勘察,最终将目标锁定在7座小山上:信宜境内的荔枝(岭子)岗、马岭岗,即将开工的高州火车站旁的亚公山、牛角山和光山,以及高州塘尾岭、屋背岭。

  今年3月至8月,省考古所专家对这7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其中的高州亚公山、信宜马岭岗2个点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是广东近年来少有的考古超特大型发掘现场。一个沉睡了千年的奇特文明渐渐显露出来。

  在亚公山遗址,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外观呈鼓形的陶器,因内部中空、顶部中央有圆口,被初步判断为甑(古代用于蒸食的器皿),但造型却与同期汉人 出土的甑大为迥异。更为奇特的是,考古队员在亚公山遗址发掘出了器耳置于口沿内侧的陶釜(见上图)。这种内耳釜是广东首次发掘,器耳置于内侧,可防止篝火 烧断吊绳,充分显示了发明者的聪明才智。

  在荔枝岗遗址,专家在地表发掘出褐红、青灰色的石容器,用铁器凿云母石而成,有铲、匙羹等不同器形,造型古朴别致、手感细腻光滑。此外,专家们还在坑中发现了陶制环形提梁壶,浑圆拙朴,极具少数民族风情,都是汉文化区内未曾发现过的。

  一个个面目怪异陶器的相继出土,专家们对整个遗址的属性、年代判断却迟迟无从着手。最终,考古队员依靠在遗址中找到的一些瓷器碎片,破解了7处 遗址身份谜团:由于这些瓷器碎片明显来自汉文化区,通过与汉文化区瓷器的断代年表比对,考古队员得以获知7处遗址的年代:由晋南朝至唐朝,而这一时间段恰 恰又与俚族在粤西一带活动最鼎盛的时期相吻合。由此,专家们找到了7处遗址的真正主人——粤西土著俚人。

  这个由瓷片获取的断代密码意义非同小可:此次亚公山遗址出土的石范(用于浇铸造箭头的范)被界定为南朝,而一直以来高州当地的史学界却对之前出 土的相同的石范定于“新石器晚期”。这意味着,以往高州境内零星采集的陶器的混乱的时间断代,将因这次俚人文物的大量系统出土,被予以重新改写。




遗址文物解读

  粤西土著山顶筑寨挖坑储货贮粮  
  
  亚公山坡陡顶平,冯孟钦在山顶开掘的考古现场,向记者描绘着这个俚人部落当年的盛 貌:4000多平方米的山顶周侧被二道宽1米深1米的深沟环绕,还有一道沟从遗址中央横穿而过,这三道环沟自成系统,可能当年兼顾排水、防御之功;山顶东 部、南部有夯实的土堆微微隆起,当年应当是这个小型城寨的大门;东北部多柱洞,应是部落居民的栖息居住之地;南部、西部多发现数十个排列有序、修造规整的 袋状坑(口小底大,犹如提起来的布袋子),其中一个坑底发现了厚约30厘米的炭化稻米(见上图),应是储粮、贮货之地……

  炭化稻米的发现令冯孟钦等人如获至宝,“此前史学界对俚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知之不多。他们是采集狩猎、刀耕火种还是已深谙稻作耕种?这些已经剥壳 并贮藏起来的稻米无疑提供了答案”。而洞底发现的柱洞,被前来现场考察的考古专家麦英豪兴奋地唤名为“独木梯”,攀爬洞中当年的木梯,俚人可以自由出入洞 内外。

  冯孟钦还特别展示了遗址内出土的两把铁剑、一把铁刀。铁剑的造型简朴,不仅没有挡手的“剑格”,也几乎没有纹饰横,断面呈三角状,有两面刃,形状奇特。冯孟钦推测,铁刀铁剑可能是俚人守护粮仓所用的武器。

  而广东民族史研究专家练铭志将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提出了略微不同的看法:按史料记载,俚人应该不会大规模居于高地,但是他们很可能将粮食放到山上的土坑内储藏,以此防止地面潮热,所以这个居于山地的俚人城寨,很可能当年是个大型粮库。 






文明脉络梳理

  船形土墓瓮棺葬演示奇风异俗

  俚人丧葬习俗不仅在史书中较少提及,多年来也罕有实物出土,此次发现让俚人颇为奇异的丧葬风俗大白于天下。

  在马岭岗等遗址,考古队员发现了7座船形竖穴土坑墓(见上图)。对比同期汉人的砖室券顶墓,这些船形墓显得原始但神秘:它们保留了“越人墓”狭 长的特点,长宽比超过了4:1,3米半长的墓形又比“越人墓”改进不少,两头呈圆角,形似一叶扁舟;此外,与当时汉人墓极大的不同是,墓坑底部中央挖有腰 坑(商周文化因素),内放圜底钵、双耳盆等随葬品。

  联想到俚人“习于水性、擅长伐木为舟”的特长,考古专家将其命名为“船形墓”。对此,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骐认为,它们与广西武鸣盆地出土的骆越人船形竖穴土坑墓极为神似,以此见证粤西民族骆越人与俚人间的演进关系。

  除了上述的种种发现与猜想,冯孟钦也有一些疑问,为何俚人将稻米窖藏于袋状坑内,这种在长江以北盛行的贮粮方式,何以抵挡南方的潮湿?亚公山出 土陶器上大圆套小圆的符号,是否就是传说中俚人的“刻木以为符契”?对于这些疑问,冯孟钦希望能尝试借用人类学、民族学的观点加以了解破译:“例如,考古 界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屡屡发现的长屋内部格局多年来疑问重重,借助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至今仍使用的长屋内部布局,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广东考古界也有望通 过对俚人民族史、现今壮族等俚人后裔生活习性的比照,更充分地破解俚人奇特文明。”

  ■链接
  
  俚人消失到哪里去了?

  练铭志告诉记者,俚与岭南百越有承袭关系,从东汉兴起,到两晋南北朝及隋唐广布岭南百越地区,直至隋唐,俚人是粤西一带的主人。但唐朝后期,俚人一词已逐渐少见,进入五代十国而至宋朝,对俚人活动的记载就没有了。在粤西大地上居住了一千年的俚人哪里去了?

  练铭志告诉记者,俚人消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民族融合。从两汉开始,俚人逐渐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被不断汉化。到了南朝,汉族官员高凉太守冯宝与俚人首领冼夫人联姻,使汉文化在俚人中自上而下地渗透,加快了俚人的汉化过程。

  也有专家认为,俚人消失的另一个原因是被封建王朝驱逐离开原地。在高压政策下,粤西一带俚人纷纷“远飏”,一部分到了海南岛,同原住在那里的俚 人汇合,发展成为今天的黎族人。俚字和黎字同音,黎人可能就是俚人的后裔。另一部分俚人逃往广西,同住在那里的俚人汇合,发展成为今天壮族的一支。  

  撰文:本报记者 李培

  摄影:省文物考古所

让文物保护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南越水闸遗址




从化广裕祠




南越国第一个皇帝赵佗早年的木简





连地基捆绑整体平移的锦纶会馆



玻璃钢罩覆盖的北京路千年古道








http://58.248.33.198/southnews/tszk/nfdsb/whzg/200511280427.asp


文化中国

让文物保护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2005-11-28 09:44:35 来源:南方都市报


  
日前,正在举行的“广州文物保护十年展(1995-2005年)”,引起广泛关注
  让文物保护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
  
   “城市考古”为我们揭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发展脉络。近日,一个囊括了广州从1995年至今各类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及文物保护做法的展览在越秀山广州博 物馆镇海楼举行。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保护、考古方面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广州,就“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举行学术研讨会,商谈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 如何取得和谐共存与发展。整个活动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局共同主办。


  十年来随着广州城建的迅猛发展,文物考古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在各种城市工程建设和地铁、内环路、大学城等大型工程项目中,众多重要的古遗址破土而出,许多古墓葬被发现,大量的文物被抢救性发掘。此次的“广州文物保 护十年展(1995-2005年)”分为“文物保护十大成果”、“考古发掘的新收获”、“文物科研成果选”三部分,展示了这十年来发掘出土的文物近700 多件,文物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展览持续到明年的5月12日。

  十年来,广州共发掘古遗址54处,勘探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发掘 面积32.165万平方米,发掘各朝代的古墓葬163处、943座。在众多的考古发掘中,一共评选了十项成果,分别是:广州大学城建设中的文物保护;西汉 南越国宫署的发掘与保护;发现世界最早的木构水闸;北京路千年古道;纪念建筑与旧址的修缮复原;宗教历史建筑的维修保护;锦纶会馆整体移位保护;荣获联合 国奖项的从化广裕祠维修工程;深化文物普查;沙面建筑群的保护规划与整治。

  “考古发掘的新收获”囊括了广州地区从先秦到元明清时期考古的新收获。其中,从化吕田狮象遗址、番禺南沙鹿颈村遗址、萝岗锥林岗遗址、萝岗早期越人墓等先秦考古的新发现,为广州地区文明探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古文物科研成果选辑”收录了南越王宫遗址发掘研究,两汉遗址与墓葬发现,以及三国钱币窖藏、南朝墓“买地券”、唐代铸币遗址的发现,并澄清了方志、文献记载的模糊。

   本专题选取了“十大成果”中的六项,它们或文物考古价值重大,是广州城市文化内涵比较核心的部分,长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如南越国宫署、水闸遗址的发 掘,大学城南汉国两王陵的发现;或文物保护手法独特新颖,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在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拉锯战中都具开创性,如北京路千年古道的展示、锦 纶会馆的整体搬迁,从化广裕祠的维修。专题希望从中找寻到一些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城市文化保护之间和谐共存的思路。
  
  范例1

  [从化广裕祠]联合国大奖更看重的是“保护和修复”
  
   广州市第一个联合国级别的文物保护奖项落在名不见经传的从化广裕祠身上。2003年11月,当联合国有关官员与国家、省、市领导及专家学者亲临从化广裕 祠,组织参与了隆重的“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第一名”颁奖典礼时,不仅蜂拥而出的当地村民对这场热闹感到新鲜好奇,就连很多广州的文化人、广州的 媒体记者也要重新认识发现从化这片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广裕祠本身已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明宣德年间(1326-1435 年)。最早的维修记录是“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岁次癸丑冬吉旦重建”(即公元1553年)。祠堂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面积816平方米,建筑整体包括广裕 祠、翼墙、照壁三部分。广裕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阔三间,祠屋深为三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祠堂南北风格相结合的一个实例。广裕祠主祀奉的是南宋宰相陆 秀夫。

  整个村内仍保留着900多座古民居,村落布局是岭南传统村落梳式布局手法,分为两大组群,一组面东,一组面南。村内有更楼、有四个门 楼,寨墙外水塘、沟渠围成一条“护村河”。所有街巷弯曲如绳,纵横交错,没有一条垂直路,好似迷宫,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和安全防卫的功能是研究移民与新建成 环境之间的重要实例。

  这些都可以说是广裕祠的先天优势。但从评审团对从化广裕祠杰出项目奖给出的评审意见看出,给予广裕祠这个联合国奖项,更 看重的是它的保护和修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变化期间,广裕祠堂的修复是一个地方遗产保护的杰出范例”,“村民、政府机构和技术顾问的精诚合作,克 服了资金有限的困难,使得了广裕祠在修复时有了周全的选择和高水准的传统工艺”。

  颁奖那天,记者采访村民,村民表示,这些老房子其实是在要拆 的边缘保护下来的。从改革开放以后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很多村民都陆陆续续地从老祖宗留下的房子里搬了出去。后来,为了发展,动了整片拆掉老房子建农民 新村的念头。据说,当时村里打报告给政府,时任从化市委书记陈建华在考察了此地以后以为“不能拆”,“拆了花再多的钱也没有了”。就这样,保护与拆除,一 念之间形成天壤之别。

  在他的主持策划下,2000年至2002年间,国内著名专家学者都先后来观看并出谋划策,据说,2001年,政府拨款100万元对祠堂进行了修缮。古祠维修的总负责人是知名古建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的陆元鼎教授。
  
  范例2

  [南越王宫署]相隔千年的两个王宫在此“重叠”
  
  从1995年算起,南越王宫署发掘至今已经十年。记者前几天去遗址现场看时,遗址第一二部分发掘已经完毕,第三部分区域的发掘才开始不久。

   1997年,在一个文化广场建设伊始,大面积的南越国遗址——一条长150米的南越国曲流石渠蜿蜒逶迤出现在人们面前,石渠的底部密排着黑色卵石,急弯 处砌有“水潭”,渠中还有两处“渠坡”,使由蓄水池输来的流水产生漩涡,泛起粼粼碧波。渠之东有大型弯月状石质水池,可放养鱼鳖;渠之西有石板平桥,旁边 还铺设步石,使石渠尽头与曲廊相连处尽显两岸绿茵、小桥流水的野趣……一幅南越国宫池园林呈现出来,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御苑出土 了,那连接着御苑的宫殿,那广州最早建城时的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宫殿是否就在附近?此时,广州市政府决定停建、改建了多项已做好了立项的建设工程,斥巨资 3亿多元搬迁儿童公园、补偿外商1.92亿元人民币,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联合组成考古 队进行大规模的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发掘。

  虽然花了近5个亿,搬迁了儿童公园来发掘,但地底下出土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如此的价值?到今年5月为止, 一些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在已经发掘的11300多平方米的地方,已清理历代遗迹2734个,如房屋遗迹288座,沙井511个,水井316个,墙基148 条,道路56条,池子22个,文物标本近1000件。当然,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南越国宫殿遗迹和五代南汉国宫殿遗迹。说它们最重要是因为,广州城2200 多年历史,就只有两个封建王权在此建都,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南越国,一个是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南汉国,有趣的是,这两个封建王朝虽相隔千年,但都不约而 同地把宫殿建在同一个地方。不仅是这两个王宫,从秦朝到民国各个朝代的遗迹遗物都有,如秦汉造船遗址、唐朝的路面、宋代的大殿遗址、明清布政司署等。连续 两千多年,12个历史朝代,广州城的中心都在这个位置,一个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脉络在这里绵延不断,这在世界考古历史上都被认为是罕见。

   2004年12月底,在南越国的一口砖井中,一次发现了一百多枚木简,这些木简完整的全长25厘米、宽1.7至2.4厘米、厚则仅0.1至0.2厘米。简 文字体多为波磔明显的隶书,亦有婉转圆润的篆书。这批木简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是可靠的“王宫档案”。两枚木简确切的纪年,可以确定这是南越国第一个 皇帝赵佗早年的木简。从传世文献看,《史记·南越列传》作为目前所见的最早记载南越国历史的资料,全文仅约2400字左右,而这次出土的简文文字的数量已 经逾千,不仅数量几近其一半,而且其时代还要早于《史记》成书80余年,木简的内容为南越王宫的纪实文书,如宫室管理、官职、法律地理风俗等,从多方面反 映了南越国的制度,再次证实了发掘南越国宫殿遗址的真实和准确。经过两千多年,一百多枚木简没有腐烂,还完好地保存在古井中,清晰地记载着那时的事情,真 是不可思议。
  
  范例3

  [南越水闸]全国第一个室内公共开放性文物
  
  广州有很多河涌,河涌都有水闸,水闸可以调节城内供排水,那广州市最早的水闸在哪?

   2000年4月,北京路旁的西湖路光明广场大楼施工,在施工现场,一段段埋藏地下、保存较好的大木柱一点点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些木柱在离地面5 米之下,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其中一组木柱子由东西相对的梯形构成,基本向南敞开,呈现“八”字的水坝形状;另一组直接建在河边,清楚可见一排排齐整的 大木柱排成梁架式结构夹在淤泥中。在“水关”的南部还看见呈“中”字形状的建筑基础,由排列整齐而密集的条木、圆木和排列有序的木桩构成,据说有缓和水流 的作用。看的人无不惊奇,为何经过两千多年,这些木柱还可以保留得如此完好?而水闸下面,也不是一般的淤泥,是换了更为坚固的新土和山冈土,从遗存的形状 到这种种人造的痕迹,都可以判断这是水闸遗址。发掘显示,这不仅是广州历史上最早的木构水闸——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的木构水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 间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存。

  南越国水闸的出现,使进行中的大厦施工一度停止。怎么办?大楼是建还是不建?整个水闸遗址就处 于计划中的大楼的中央位置,如果建,要如何建?经过文物部门与施工单位等各部门的协商,一个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与商场共存的双赢方案问世:当时的媒体形象 地称为“商场合抱住历史最悠久的木构水闸”:南越国时水闸原地保留,处于整座商场中庭底部,在水闸四周用钢筋混凝土墙进行全封闭处理,在上面就像北京路的 千年古道一样,在上面罩上700平方米的玻璃防护层,整个商场中庭“中空”,这样,透过玻璃层,在四方的商场的任何楼层,都能俯瞰到这座两千多年前的木构 水闸。而原双塔、写字楼等大厦修建计划也相应更改。在消费购物的同时又能欣赏到两千多年前的水闸,这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现在,光明广场已经对外开 放营业了,进入广场中庭能依稀模糊地看到水闸遗址,据介绍,目前,考古人员会定期到遗址现场为木闸做防腐工作,但遗址的修整和展示工作还没有完成,对外开 放还有待时日。
  
  范例4

  [北京路千年古道]公共场所城市考古宣传的最佳范例
  
  2002年7月初,北京路步行街在整饬街容开挖路面时,挖出了沉睡在地底下的五个朝代的古路面。

   按照常规,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拆路修路建房子。所以,一般规律是,越古老的路面在越下面,越现代的路面在越上面。广州市考古工作人员对这片152平 方米(长约44米)的古路面进行抢救性发掘,显现出来的古代路面基本体现了这个规律,媒体当时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即“五朝11层古路面”。具体说来,最下面 的是唐朝时建的路面,共三层,考古人员解释,这说明唐朝人先后三次修这条路,接着往上是两层五代十国时的南汉路面,再往上压着四层宋朝人建的路面,元朝人 沿用了宋人的路面,明朝人又在此基础上重修了一次北京路,清朝人踩的是明朝人的路面,民国时再重修了一次,最上面就是现代路面。11层路面,足足把北京路 垫高了3米余。令考古人员也感到惊喜的是,这些古代路面竟然都保存较好、层次清晰,当时的考古人员小心地逐层清理,一层路面就是一个阶梯,一段千年路史就 一览无遗地浓缩在这11个阶梯中,一层层叠压规整得简直就像一个不可思议的教具模型。而各朝路面风格迥异:南汉是用青砖平砌成人字形,宋朝把黑砖竖着砌, 明朝的是大块黄色石板,民国的则已看不太清楚了。

  “像这样都是路面,而且这么清晰完好,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是很少见很珍贵的。”主持千年古道发掘的广州市考古所朱海仁副所长解释。

   千年古道只挖到了唐时的古路面,理论上往下挖会有唐以前的古路面,但再往下就是下水道了,这限制了深究。但这一区域旁边,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 域,已发掘或正在发掘的有: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水闸遗址,南越国御花园,这些都证明,从秦汉建城以来,北京路一带就是古城中心, 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城市扩大变迁,但其城市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且繁华至今。这段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的显露让北京路更熠熠生辉。当时, 市政府、文化局、越秀区等各政府和部门,一致希望将这千年古道展示给市民看。

  在征询各方意见后,有关单位决定用玻璃钢罩覆盖其上的方法。 2002年12月下旬,来自河南洛阳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对北京路“千年古道”进行整饬,并对其进行防潮、防长草等技术性处理。2003年1月,整饬后的“千 年古道遗址”正式开放。每天,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参观这段千年古道。千年前的往事,倏忽间近在眼前,让人觉得城市考古虽神秘也亲切,离我们的日常生活 并不遥远。
  
  范例5

  [锦纶会馆]全国首例平移砖木结构古建筑
  
  2001年,广州修建南北主干道康王路,但坐落于下九路西来新街的锦纶会馆却成为工程的“拦路虎”。

  锦纶会馆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皆有重修,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广州丝织行业会馆,1997年,被广州市确定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锦纶会馆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价值。清雍正年间,广州丝织业已与苏、杭齐名,广州丝织手工作坊中就出现了代表东主和工人各自利益的组织,即“东家行”和 “西家行”。而锦纶会馆就是东家行建立起来议事的行会。尤其到清乾隆1757年以后的85年间,清朝仅留下广州一口通商,广州西关一带垄断了全国对外贸 易,形成著名的“十三行”盛景,其中源远流长的纺织丝绸贸易相对其它行业的贸易该是更加的频繁昌盛,由此可见这个锦纶会馆在当时贸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可以说,小小的锦纶会馆保存至今,承载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是广州历史值得大大书写的清代“十三行”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证,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 史见证。如今,其他的商业行业会馆已经消失,作为唯一保存下来的锦纶会馆的价值就更加显现。

  省市文物、建筑、规划等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大胆了 提出前所未有的连地基捆绑整体平移的方案。当时的锦纶会馆的地基仅仅只有2米深,里面的柱子也只是“放”在石凳上,下没有基础、上没有固定物联系,根本没 办法承受平移的巨大压力,这个难题被人形象地称为
“筷子夹水豆腐”。

  如何移呢,现在如果简单点说,大概就是把这个近300年的重2000吨的 “水豆腐”,先纵移80米,整体垫高1.805米后,再横移22米,并逆时针转1度,落脚于一个新建的停车场上,移动面积达668平方米。这样,路可以修 好了,文物也保护下来了。这对一个没有多少古建筑知识的外行人来说,的确是个不可想象的事情。

  2001年9月,当平移准备开始时,这成为当时 广州城中的焦点,众多媒体多用大版面非常详细地报道,希望弄清楚这看来不可能的任务是如何完成的。“先将整个锦纶会馆用钢管密密实实捆紧,包扎好,仅这一 项就花费了钢管上百吨。然后在会馆地基处制造新的双层顶托基座,再巧妙利用滑轨进行向北直行、换轨、向西转弯,将包扎如粽子的会馆慢慢平移”。“一分钟往 往只能移几厘米,移一下再停一下,看看建筑结构会不会变松散架,然后再移再停……”“在锦纶会馆底下铺砌轨道就像在螺壳里修道场。”

  经过40 余天的努力,最终会馆到达了它预定的目的地。然后,又要把这层层包裹好的会馆平稳落地,接着开始修复。2005年2月,经过整体平移和修葺后的会馆正式开 放。大修后的会馆占地面积扩大近3倍,并且添设了许多配套设施,包括大型地下停车场、馆前广场、喷泉等。会馆也从文物部门交给荔湾区管理,原来住着72家 房客的锦纶会馆如今变成了纺织业博物馆。
  
  范例6

  [大学城两王陵]考古发现修正“历史”
  
  现在广州人都知道大学城了。而在两年多前,这座紧邻黄埔长洲岛的只有一座小桥通到岛上去的名叫小谷围的地方还默默无闻地安居一隅,即使曾被一千余年前的南汉国作为狩猎场和后花园的历史也鲜为人知。

   当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小谷围建设成为广州大学城时,这段历史就十万火急如开闸流水般涌现在广州市民面前。2003年3月到2004年 5月,文物部门对岛上的历史建筑和地下埋藏文物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文物建筑48处,古墓葬古遗址145处(座)。而大学城2004年9月要让 新的大学生进驻也是众所周知的事,紧张的工程进度和紧张的考古抢救工作同时进行。

  一方面是遍地的宝贵文物资源,一方面是大学城不能改变的总体 规划,在具体实施中,文物资源只能区别对待:无文物价值的、妨碍大学城建设的将被拆除;有价值的考古发掘后保留资料遗址不保护;有价值但可以进行搬迁的, 将搬至岛上指定地点进行统一保护;有珍贵价值且不适宜搬迁的,则将在原地结合具体规划进行保护。

  于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大学城建设让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谷围岛须臾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岛上的文物资源,大部分只清理保留了资料,只有五代南汉的德陵、康陵、明代石人石马墓、清初炮台四处具有很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文物得到原址保护。

   德陵是南汉国高祖皇帝刘岩的哥哥刘隐的墓。而这个墓在没有发掘前,一度以为是一个祭坛。因为当时小谷围的民众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北亭村青岗南坡有个 “刘王冢”,就是南汉一个皇帝墓,不少村民还在周围捡到过一些瓷瓦片,有的说甚至进去过,里面什么也没有。也许是历史上被盗墓贼光顾过很多次,这个墓一直 存在当地居民的屋后菜园池塘旁边,像个土堆一样,没有任何保护,看不出任何王陵模样。2003年6月,文物考古部门首先对这个刘王冢进行了考古发掘,最初 发现里面的确空空如也,就像个防空洞,别说金银财宝,就连墓室里地砖也撬得一块不剩,任何文字的实物资料都没有。但意想不到的是,墓室里虽然不剩丝毫,最 后发掘墓道时却出土了272件南汉国青瓷罐、釉陶罐,这在广州考古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许因为非常独特地埋藏在墓道里,所以才能侥幸逃过盗墓贼的偷窃留到 今天。专家们一度以为,这个“刘王冢”的主人就是南汉的皇帝刘岩了,这个陵墓也被误认为是“德陵”。

  但意想不到的是,在发掘完这个所谓的刘王 冢不久,在刘王冢旁边不远的北亭村大香山上,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大的土堆,土堆上方还有两个四方形的建筑物的基础。当时一些专家提出可能是在岭南地区从来没 有见过的祭坛。这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但随着对这个大土堆的发掘,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比刘王冢大得多的王陵。虽然这个皇帝为了防止盗墓贼的光顾,把墓的墙壁 砌得厚达1.5米,但从宋代开始,这个王陵就不断被盗墓贼光顾,考古人员发现了七个明显大的盗洞,有从墓的顶部直接打下的,有从墓室最后面打洞进去的,有 的直接从墓的封门下面挖了洞钻进去的。

  关于王陵里有什么,在清代仇巨川编纂的《羊城古钞》曾有如此描述:“堂宇豁然,珠帘半垂,左右金案,玉 几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重各十五六斤。”并说中间有两座分别是皇帝、皇后的金像;旁边还有18个学士,都用白银铸成;墓地的地面都用“金蚕珠贝”筑成 等。但经过历朝历代多次盗墓后,今天出土的只有一些石头做的猪羊、岭南佳果、小动物和几件坛罐,还有那些古代盗墓贼在墓室里留下的遗物。

  但所 幸的是,墓室里一块有一千多个文字的哀册文碑还完整地保留下来了,这种哀册文碑对盗墓贼毫无金钱价值,对考古人员来说却有极珍贵的文物价值,从这一千多个 字的文字记载中,清楚地知道这个墓地的主人就是南汉第一个称帝的南汉高祖刘岩,这是真正的康陵,是真正的刘王冢。而一直被村民认为是刘王冢的实际上是其哥 哥刘隐,刘岩称帝后,追尊其哥哥为襄帝,墓号“德陵”。

  范文澜先生说,考古发掘,可以补史、改史、创史。这一考古发掘更正了《番禺县志》历来 记载的错误。考古人员又对康陵周围进行了蛛丝马迹的细致发掘,这个王陵没有什么北方皇帝陵的陵园建制,但在墓地后面有两处留给守陵人用的建筑,在墓地前方 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宫殿类建筑。但千余年过去了,这些都已灰飞烟灭。

  如今,这两个王陵都在华师大学的校园内。德陵用工棚搭建封闭起来了,周围是华师的教学楼和生活楼;康陵在山坡上,腹地开阔,远处能看到广工和广美的校园。2004年,这两处南汉王陵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据说有关部门想在康陵的位置建遗址博物馆。
  
  专家观点

  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应携手发展

  朱海仁(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城市是历史文化过程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遗迹 和文物埋藏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财富。所以,像广州这样在海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历史文脉的延续,保存城 市特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个城市历史的延续存在多样的方式,包括城市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文化典籍的整理与传承、城市风貌的保存与延 续、历史遗迹与地下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等等。其中城市风貌、历史遗迹、地下文物的保护是当前城市建设必须同步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决定于我们是保存城市历史还 是无视历史。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的保护、地方特色的维护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广州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长期以来在城市建设中努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宝贵成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基本建设高潮时期,广州就开始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抢救和保护了 大批地下文物。八十年代以来,大批的革命史迹、宗教史迹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同时发掘了南越王墓,并在原址建立博物馆。九十年代,随着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 潮出现,广州进行了全面的城市考古工作,并在工作中摸索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的新思路,努力使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成为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在现代城市中心地带对南越王宫 遗址实行全面的发掘与保护是政府下决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典范之作。在现代商业大楼内部保留并展示南越国时期的水闸遗址既是政府的重视也是社会各界的支 持。北京路千年古道的保护和展示更是政府、社会各界与广大市民共同实现愿望的体现。广州大学城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则充分体现了政府在组织大型工程建设中 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社会整体对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的重视、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是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当然,城市建设是长期的,城市 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也是任重道远。城市建设与城市考古和文物保护和谐发展的目的是保存我们环境中的历史。我们有悠久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同样重视现存环 境中的历史。“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在创造人”,广州的城市建设重视历史人文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更好!
  

  记者手记

  文物保护需要每个市民的参与
  
   广州文物古迹资源的丰富,当然不及西安、南京、洛阳、北京等,但就像广州的经济发展独具创新一样,这几年广州的文物保护与发展在它并不算丰富的基础上, 独创了自己颇有特色、颇为大胆、也颇为成功的一些新做法,既得到文博同行的认可,对普通市民来说也起到了一个极好的宣传作用,它让文物保护甚至一度神秘的 考古与市民进行亲密的接触。而我认为,后者尤其重要。因为,文物保护需要每个市民的参与。

  这次选取的六项考古成果中,在文物保护方面各有各的做法。我想,广州的文物保护者聪明之处在于,他们首先认清每个文物古迹的特色和特点,而又能展示和利用好这个特色特点。

   当北京路的千年古道发掘出来后,负责此项目的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海仁说,当时几乎一致意见是希望能展示出来给市民看,这种做法简易、可行,让市民 又觉得新鲜,因为位于北京路,又有巨大的宣传效果,让市民一目了然地知道广州的历史文化中心,也将吸引更多游客到北京路。这种保护展示,成就了全国第一个 在繁华的公共场所公开展示的文物。

  一旁西湖路光明广场里的南越国水闸,也是共存才能双嬴。据说当时保留了水闸,光明广场原本的地下停车场就没有了,建筑设计方案也作了很大的改变,政府为此给了一定的优惠措施给商家,于是也成就了全国第一个室内公共的开放性文物。

  而南越王宫署,更是让一贯的抢救性发掘变成主动发掘,即赔钱让建设工程让位于文物保护,这在中国城市的文物保护历史上,尤其是在广州这样一个商业发达的城市,不得不说是非常难得的做法。

  多形式保护,抓特色保护,是广州文物保护的一大特点。它让人看到,广州两千多年来城市中心一直没有中断过其繁华,其历史文脉就像国家文物局张柏副局长说的那样,很清晰,绵延至今。

   但是,不是做了几个典型项目,广州的文物保护就已经没问题。朱海仁说,对于地下文物来说,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广州明清古城的范围已经清楚,它们与广州 市民目前的生活密切相关,广州城外的古墓葬区的分布也已经了解清楚,但现在对于这些文物的发掘,依然是处于抢救性发掘的阶段。在这些可能有古物出土的地方 进行建设施工,有文物意识的施工单位施工时看到了古物也许会报告文物部门来发掘,等待发掘完毕了再进行施工;有的为了赶工期或怕麻烦或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 识的单位,则见了古物,用推土机哗哗哗地推掉的事情也是有的。“没有规范的制度,即使我们文物部门去干涉,也要费尽口舌解释这种发掘是《中国文物法》要求 的,是必须做到的,碰到不能理解的施工单位,这种沟通就很难进行”。“如果建设、国土还有文化部门等能协调起来,在这些文物出土区域建设立项前,能经过文 物部门勘测发掘一下或出具某方面的意见,能把这个先后的步骤和制度建立起来的话,将对整个城市建设与城市地下文物保护都有极大好处。”

  修缮文 物需要大量资金,在这个方面,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也许现在是没钱修缮,但可以先摸查清楚广州到底还有多少老建筑及有价值的文物,先保 护起来避免它们被拆掉。像现在广州市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文物普查,大量以前没有被发现的文物浮出水面,不管广州市的文物保护经费会否因此水涨船高,但至少有 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它们一旦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拆除了。而这些资料掌握在手中,对广州的城市新兴建设都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

  撰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陈樱
  图片由广州市考古研究所提供

太平洋土著对现代文明说“不”

太平洋土著对现代文明说“不”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358351.html





  他们认为自己的小岛是世界中心,中国、英国、美国都是岛屿———

   为了研究原始部落居民如何适应现代文明,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邀请南太平洋岛国乌努阿图坦拿岛上的5位土著到英国生活了一个月。坦拿岛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小 岛之一,该岛此前从未有人到过英国。5名原始部落土著首次进入现代社会,无异于来到外星球一样,闹出了许多趣事。悉尼人类学家克尔克·胡夫曼从1966年 开始先后寻访了100多个原始社会。在乌努阿图他和土著人断断续续生活了18年,掌握了大量当地土著的秘密。上周,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没有重病或贫穷,乌努阿图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生活

  1973年,当胡夫曼到达乌努阿图原始部落时,当地人非常震惊,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白人的存在,胡夫曼在他们眼中就是一个遥远的土著人,“你拥有多少岛屿?”“你有多少妻子?”

  胡夫曼用当地的贸易语言比斯拉马(Bislama)礼貌地跟土著交流,一步一步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他在乌努阿图的最初几年就这么跟土著人朝夕相对:睡在地板上,吃当地人的惯常饮

  这位大胆的人类学家惊讶地发现:居条件并不优越的土著人,生活的十分健康!他们觉得疟疾就是了不得的重症了,别的严重疾病很少出现,癌症的几率尤其低。乌努阿图人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60岁,其中还不乏八九十岁的长寿老者。

  虽然乌努阿图人用猪作为货币,但在这片岛屿上却没有贫穷的概念。他们的财富观是:我给与,所以我富有!越是有钱的人,比如掌握了大量财富的部落首领,如果不把财富分给大家,就会被贴上“贫穷”的标签,——因为,在那里“精神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胡夫曼笑道:“在中国,一个有钱人即使不回馈社会,他仍然是个有钱人,难道不是么?”

  乌努阿图土著冷眼旁观现代文明

  去年11月,就在这5位坦拿岛土著造访英国之前,胡夫曼在他们的村庄里面参加了一个当地长官举的 聚会。为首的长官已经上百岁,这是一个被胡夫曼称为“富有智慧”的老人。“你知道他们希望我谈些什么问题吗?”胡夫曼提高声调,俨然有重大发现要宣布, “他们希望听到我谈谈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以及便宜的石油能源衰竭的时候,人类将是什么样子?你看,他们不需要现代科学,不需要昂贵的科研投入,也能敏感 地感知到天气变暖,以及海岸线的上升!”

  胡夫曼用贸易语言“比斯拉马”讲述地球环境日益恶劣,而且能源问题严重,当地人JJ将他的发 言翻译成土著语言。一个长官提问到:“谢谢你的演讲。这些严重的问题是白人造成的么?”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另一个长官站起来,语重心长地说:“看来我们 保存祖先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我们没有进入‘发展’的恶性循环。现代社会在发展的荆棘丛中跌跌撞撞,却不知道路的尽头在哪儿。”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我们在同情土著人生活条件恶劣、物质文明极度低端时,他们却在和我们的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产生了优越感。

   会谈中的翻译官JJ,曾经到沿海地区接受了现代教育,后来成为一个小学教师。但是他发现城市的生活不适合他,所以他回到了自己的山村里,继续原始生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冲突,就是因为乌努阿图人关心的东西和现代人太不一样了。现代人关注金钱,功利太重,想要的物质太多,而且马上就要得到。但是乌努阿图人 忙于思考人生意义、人类前途等重大问题,他们没有时间去制造生产、大规模出口,他们和现代人似乎走在不会接轨的两条路上。但是,“总有一天,世界会向乌努 阿图人学习!”胡夫曼肯定地说。








  土著文明受到外界冲撞,乌努阿图人努力保持传统文化

  胡夫曼称乌努阿图的文明是高度发达、高度稳定的,他们维持现在的状况,就可以生活的很好,而改变越多,反而会越危险。

   19世纪20年代,一些西方人到达乌努阿图,试图传播基督教义。他们同样带去一些当地从未有过的疾病,比如感冒和水痘。土著人没有任何防御外来疾病的准 备,人口迅速地从60万到80万之间减少到4万的低谷。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顽强生存下来的乌努阿图人终于将人口又恢复到了今天的20万,并非常神奇地保留 了丰富的文化。今天,在乌努阿图首府波特·胡维拉,很多人开始了西方饮食,并患上了他们闻所未闻的II型糖尿病。

  与健康问题相比,传统文化的陨落就更为令人忧心。土著人拥有上百种语言,上千种舞蹈和音乐,还有他们严格保密的医疗手段,一旦持有这些传统的土著人死去,而没有继承,那么宝贵的传统就将永远告别人类!

  对话

  土著:脑子有毛病才会去英国生活

  北京科技报:

  土著人怎么看待现代文明?

   克尔克·胡夫曼:他们觉得白人很聪明,但是没有智慧,容易发怒,没有耐心,而且喜欢说谎。不过,出于礼貌,乌努阿图土著人很少评论现代人。他们在村庄里 开会,讨论外界世界,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同样,他们也不希望外面的人进入他们的部落,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

  这次访 问英国的坦拿人,认为自己是世界起源的地方,澳大利亚、中国、美国、英国都是岛屿,而且是他们的女儿岛。坦拿人有权利关心女儿岛上的人生活的怎么样,他们 虽然没有很多的地理知识,但是他们对全球人们的精神地图很在行。当看到所谓的现代社会中的压力、物欲横流、乞讨现象后,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需要他们保持传 统。如果他们这个起点发生改变,那么世界就失去了最为原始的力量。

  北京科技报:您觉得这次造访英国,会对土著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克尔克·胡夫曼: 这次访问英国,他们搜集信息,丰富了对外界的认识,他们觉得很有趣,回到部落后,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但是会议的结论肯定是,他们绝对不会愿意到英国生活。

  有人认为,让土著人来到现代文明,会改变他们的思想,危及传统文化。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土著人的生活质量很高,他们幽默、健康,自给自足,关心一些真正重要的问题,比如如何保护土地,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

  我们认为他们原始,其实,跟他们比较起来,现代文明反而原始。我访问了为数众多的土著部落,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不文明的,但是,在伦敦和巴黎的街头,我倒是真的见到了不文明的“原始人”。

  北京科技报:您第一次跟土著人接触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友好还是敌对?

  克尔克·胡夫曼:他们非常友好,在十八年的接触当中,我从来没有和他们发生过任何冲突。我非常尊重他们的文化,每次的拜访都会征求同意,而且,我不会对他们指指点点,教他们如何生活,如何改变。

  所以,他们非常相信我。在土著部落中行走,我觉得比纽约或者伦敦大街都要安全。

  北京科技报:您目前在乌努阿图有什么研究项目?将来的计划如何?

  克尔克·胡夫曼:我们看重的是让土著文化以传统的方式保留,丰富的语言、舞蹈等等艺术,仍然以口述这种传统方式传给后代,让土著文化长命不衰。

  很多人类学家们从土著部落拿到资料,回家发表论文,然后将这些土著居民抛之脑后。但是我要开展一种“富有爱心的人类学”,帮助这个世界上最为丰富的文化和语言宝库继续存在。一种鸟儿濒临灭绝,都会受到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而一种文化的陨落,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北京科技报:我们可以看到你收集到的土著文化么?

  克尔克·胡夫曼:我们保藏的东西不是为了研究而用,纯粹为了土著的文化传承。所以,“塔土屋”(注:胡夫曼等帮助土著建立的资料馆)里面的资料不会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当地人告诉我很多秘密,我不会写下来,也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有权力保护自己的秘密。

   即使是乌努阿图土著人,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进入“塔土屋”。只有那些具有继承传统文化资格的人,才可以接触到宝贵的资料。因为,在乌努阿图,他们有着非常 严格的“版权”制度,虽然没有用纸笔记录下来,但是这个制度非常健全。后辈如果要学习长辈的技艺,需要向长辈支付“版税”,也就是猪。(邹曦)

当前农村村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

http://club.dayoo.com/read.dy?b=cantonese&t=847069&i=847069&p=1&page=4&n=20#849903



当前农村村委换届选举存在的问题

孙长法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保障民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农村的“村委会”换届选 举,采取海选的办法,由农民群众直接提名候选人,再实行无记名投票,选出自己的当家人,更是农民充分享有政治权利的标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提名、推 选村委会候选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令人可笑、不解和担忧,这些现象并有逐步蔓延扩大之势。长此以往,可严重影响今后农村选举工作的正 常进行,很有必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采取强有力地措施,遏制类似现象的发生。

竞选出现的问题

(一)大搞阴谋诡计

当换届选举的消息披露后,许多“官迷”打起了如意算盘,摇摇欲试争夺村委会成员的宝座。当夜幕将临时,有许多人利用漆黑的夜晚做掩盖,鬼鬼祟祟, 像贼似得偷偷摸摸地涌进自己支持的村委会候选人成员家中,商讨有关竞争的事宜。一是成立竞选班子。像西方国家一样,成立专门的班子,组成人员一般是本家族 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同时还吸收与自己非常要好的其他力量参加,具体负责竞选工作地指挥工作。二是开展调查摸底。安排自己的贴心人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 式开展深入地调查,将竞争对手的政治资本、经济实力、竞选优势等一一查实,再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三是与村里的几大帮派的头目沟通, 谈好条件,互相利用,联合起来对付对方有势力的竞争对手。四是宴请能说了算、有活动能力的选民,疏通感情,让吃了喝了的人为自己服务,展开攻势,尽量拉拢 更多的选民。五是组织自己的干将,在交通要道设立岗哨,在选举投票期间,对自己以给钱的选民,堵截到投票会场,力争使自己多得票源。

(二)、贿赂选民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些竞选候选人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互相利用的金钱关系,信奉只要给钱就能摆布他人,听从自己的指挥,就保证选自己的观点,开展了 不正当的竞争,不遗余力地贿赂选民。一是充分利用自己选举班子的人员,把全村选民人数准确进行统计,逐个进行分析,将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中间势力作为工 作、行贿的重点,一一列举清楚,确保一个也不能少。二是挑选自己精明人员做探子,全面搜集竞选对手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对方行贿的品种、数量、方式,及时掌 握准确无误的上报,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如发现有位竞争选手向村民每人发放xxxx元,自己则要在此基础上每人再增加xxxx 元,以挤垮对手、 从中取胜。三是安排自己的可靠人员,按分析确定的选民名单,每人包几个户,分别逐户上门说明来意,将钱如数交给选民。四是在初选如果发现对自己不利,则采 取果断措施,分头在选举场外直接送给选民现金xxxx元,再为自己当选上“保险阀”。六是要求发放现金的人员,对收到钱的选民讲清楚,必须在自己投的选票 上,按统一要求的作上标记,如写自己名字时第一个字第一笔划要特别长,分清拿到自己钱后的选民是否真正投了自己,以检验选民的可信度。

(三)、大送空头支票

不少竞选候选人,为赢得选民的支持,绞尽脑汁许诺还愿,强占选民市场。有的竞选人在各种场合向选民透漏,说自己上任后,每年每人增加福利费 xxxx元;有的许诺若他当选,将安排选他的人在本村干xxxx职务;有的说每年叫村民出去旅游;有的承诺改善村民环境、生产条件,要打井、修路、按路灯 等;更有甚者毫无掩饰的说,如果他当选,凡投他票的人每人再给xxxx元。除不能研发“嫦娥一号”卫星外,什么事也敢承诺,真是五花八门、离奇古怪。这些 或明或暗的表态,根本不顾本村集体经济实力,乱放空炮,其目的就是蛊惑人心,混水摸鱼,以达到他当选的目的。

二、不正当竞争的危害

(一)严重影响民主政治。选举候选人用以钱换权、以权谋私, 既膨胀了行贿人“当官”的梦想,又扭曲了受贿人的意志, 尤其严重的是侵害了选民的政治权利, 违背了选举的公平、公正的原则, 严重毒化了农村的政治环境、社会风气等。

(二)影响安定团结

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村里的政治空气相当浓厚,仿佛又回到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年代。你保这位候选人,我保那位候选人,泾渭分明, 势不两立,互相攻击、谩骂,拆对方的台。原本和和睦睦的村民人为分为几派,视如仇敌,原本非常要好的邻居互不理睬,更有甚者,同族、本家、亲戚、朋友因推 选候选人的立场不同,父子不是父子,亲戚不是亲戚,撕开情面、互步来往,甚至大打出手,欧斗伤人事件屡屡发生。已当选的原竞选班子人员,因竞选出劲、行贿 资金不一,在村委班子职务的分工上产生严重分歧,导致班子之间互不服气,工作不配合,双方甚至出现严重冲突,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进行。也有未当选的候选 人,存有嫉妒、报复心理,与已当选人事事作对、处处为敌。或暗地纠合意见一致的人处处设卡、故意刁难当选人,千方百计设法推翻当选人制定的规章制度,让其 难堪、无法收拾;或与村集体有经济来往的人串通,不上交应承担的有关费用,使村里经济敷不付出、举步为难,无法开展正常工作;或勾结社会上的黑势力,走上 犯罪道路,将当选人打伤、致残等,扰乱了农村公共秩序,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三)严重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有不少竞选候选人,参加竞选的动机不纯,除出风头外,还存有当官就要以权谋私、不劳而获,不断蚕食集体财产的念头。尤其是自己在竞选中已经花费了 大量的钱物后,当上官就得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捞回来,要获取贿选中“投资”的高回报, 还要兑现用“公权力”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的承诺。于是,村集体经济这块 唐僧肉,被处心积虑地宰割。具体表现在:收取集体收入的钱不入帐,塞进自己的腰包;不惜采取造假、冒领等手段,人为加大开支,骗取集体资金;在村集体项目 进行承包时,暗箱操作,与承包人勾结,故意降低承包费,收取回扣钱;乘为农民办事之机,大笔捞取好处费中饱私囊等;有的甚至私分和挥霍村级集体资金, 导 致资产流失、集体经济弱化。

(四)当选者明哲保身

农村村委换届一般3年一届,这样使已当选的人不得不从长计议,为自己下台后的生计着想。一是坚持少树敌,不坚持原则,惹人的事不惹为佳;二是在位 不为民做主,群众要求做的事能推就推,能上缴的就上缴,能拖延的就拖延,实在推不过去就和稀泥,囫囵换囫囵,当和事老;三是对村里有争执的事务能迁就的则 迁就,甚至牺牲集体利益缓解矛盾、换取和平;四是无长远打算,得过且过,把上任前的承诺抛到九天云外,村经济发展缓慢,乃至停止不前。